無為市檢察院緊扣“為民服務解難題”這一目標要求,以“溫暖控申·最濡意”品牌打造為立足點,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豐富內涵,下沉村居直面群眾與矛盾癥結,力爭實實在在為群眾解決難題、為基層化解矛盾。
為“留守”而行 “膝頭”辦案紓民困
“我奶奶腿腳不好,我放學后才看到你們給奶奶打了好多電話,大姐你們還過來么?”小靜回電時已是傍晚,無為市檢察院檢察官們正在回城路上。但相較于即將面臨的加班,檢察官們更多的是終于聯系上小靜的欣喜。在問清小靜的位置后,他們趕緊讓車掉頭再出發。
小靜是檢察官這次擬司法救助的對象之一,年僅12歲的她早早就失去了母親,父親常年在外務工,自己只能跟著腿腳不便的奶奶一起生活,家庭很是困難,這次的侵害也讓小靜變得更加安靜了。
當小靜和只能借助嬰兒車輔助行走的夏奶奶出現時,檢察官立即迎上去完成了這次司法救助的材料收集、核對工作。
為“民怨”而行 “圓桌”釋法解疑惑
“我現在對判決沒有意見了,對司法機關也沒有意見了。”聽到這話的季檢察官在心里默默地舒了一口氣,為任大哥終于釋然而高興。
從2021年因刑事案件被判緩刑后,任大哥心里一直都有怨,認為是別人的惡意舉報,對當時的辦案程序也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因此自己和家人多次信訪。
答應和我們當面談談的那天,任大哥剛從外地回來,且在老家只停留半天就要趕回去務工。因此,季檢察官在充分研判、復盤當時案件情況后,對任大哥當面釋法說理。
為“抑郁”而行 “板凳”陪伴敞心扉
趿著拖鞋,吸著爺爺的煙孤獨地站在村頭,是承辦檢察官對小文較為深刻的印象。難以相信,這個不滿16周歲的少女在遭受刑事侵害后,用這種不羈的形象掩飾著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在知曉她的病情后,檢察官立即得到了上級院的支持,并邀請當地婦聯予以關注。在上級院的支持和幫助下,檢察官為小文爭取到了心理治療的機會。為了不耽誤小文的學習,心理治療的時間都被安排在了周末,而每次承辦檢察官都會親自陪同。幾次治療后,小文的情況已有好轉。(文中當事人皆為化名)
丁書婷 潘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