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飲水安全關乎千家萬戶。為徹底解決困擾農村飲水安全的建管問題,安徽省黃山市三陽鎮積極推進農村一體化供水體系建設,于2018年投入500余萬元建設資金,進行標準化水廠建設和供水管網改造,建成黃山市內首座鄉鎮智慧水廠,有效改善轄區居民用水條件,讓轄區居民從“有水喝”向“喝好水”跨越。
“以前一到冬天就斷水,一到梅雨季節水就渾濁,生活很不方便,現在好了,建了自來水廠,什么時候打開水龍頭都有干凈的水,很方便!”三陽村村民方友仙高興地說。
據了解,三陽鎮自來水廠于201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日供水規模為1000噸,滿載負荷可達1500噸,有效保障鎮內葉村、中村、三陽村、高峰村以及杭黃高鐵三陽站、徽杭高速三陽服務區、駐地機關、學校、醫院等10000余人的高質量安全用水需求。投入使用以來,經受住冰凍、干旱、洪災等極端惡劣天氣考驗,是黃山市第一座鄉鎮智慧水廠、黃山市第一座國家級標準化鄉鎮水廠、黃山市第一座省農村供水監管平臺上線水廠。
“三陽鎮自來水廠在運行中大力推廣智慧水務,實行藥劑計量精準加注、變頻供水、遠程監控,執行日常水質檢測制度,確保群眾吃上潔凈水、健康水!”三陽供水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斌介紹到。
2018年以來,三陽鎮積極推進農村一體化供水體系建設,織密入戶輸水網絡,做好“供水一張網”全域規劃,通過標準化水廠建設、管道延伸、多級泵站加壓等舉措解決轄區飲水難題。更新老舊管網近40千米,安裝智能水表960塊,設置自動泵站6處,高位水箱3處,淘汰整合單村單點或村組自建農飲工程18處,不穩定小水源21處。同時建立健全農村供水保障機制,搭建供水管理系統云平臺,實現取水、制水、配水、售水全過程智能化運行,并實施用戶自助存繳水費和報裝報修信息化管理。落實合理收繳費機制,通過召開聽證會、戶主會、現場觀摩會,結合民情實際,出臺兩部制水價方案,確定基本水價10元/月·表,可用水10噸,超出部分居民用水1.6元/噸,非居民用水2.0元/噸,特種用水2.98元/噸的基準水價,滿足不同群眾需求,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形成一套山區城鄉供水標準化建設的“三陽經驗”,被安徽省水利廳向全省推廣,構建起“從源頭到龍頭”的規模化、網絡化農村供水保障體系。
下一步,三陽鎮將持續加大農村一體化供水體系建設與延伸,形成區域內“水量可靠、水質安全、運維良好”的供水保障體系,全面實現農村供水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訊員 洪麗萍 吳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