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蚌埠消息 日前,懷遠縣人民法院白蓮坡法庭被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命名為首批“楓橋式人民法庭”。據悉,近年來,白蓮坡法庭聚焦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解紛模式,賦能能動司法,推進訴源治理、訴調對接和法治宣傳,因地制宜打造平安法治鄉村,為鄉村振興提供法治服務保障。
多元解紛,調審質效明顯提升。
白蓮坡法庭充分發揮法官工作室貼近群眾的優勢,堅持在案件審理中積極開展“村居微法庭”建設,把調解指導、糾紛化解、線上訴訟、普法宣傳等送到群眾家門口,打造訴訟服務、多元解紛、基層治理的最小“支點”。加強與轄區鄉鎮黨委政府和村民自治組織的聯絡對接,依托“三進平臺”建設,推進轄區4個鄉鎮8家單位入駐調解平臺,著力提升基層治理單位入駐平臺數和調解化解糾紛數;引導當事人訴前調解、配合法庭訴中調解,對審理階段的案件,以調解為先導;對涉及矛盾突出的和涉及民生的案件,創新調解方式,利用微信聊天、遠程調解平臺等線上調解媒介,堅持線上線下調解相結合,推進多元解紛。2022年,共調解結案354件,調解率30.08%,較上年同期提高10.11個百分點;加強對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的保護,力促“案結事了”。2022年,白蓮坡法庭新收案件1174起,服判息訴率94.39%,平均審理天數降到22.29天,審判質效明顯提升。
訴調對接,聯動協作治理訴源。
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白蓮坡法庭以“調解優先、調判結合、高效審理”的原則,加強訴源治理,完善多元解紛長效機制,積極與轄區內各人民調解組織對接聯動,做到人員和機制下沉一線,強化訴源治理和訴調對接,加強與鄉鎮黨委、村委會、矛調中心、綜治中心的對接與協同,形成基層多元解紛網格,線上線下開展化解、調解、司法確認等工作,成功調處14起積怨較深或矛盾突出的案件;與鄉鎮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的形成聯動機制,共同做好矛盾糾紛排查、研判分析、案件處理、信訪接待、維護穩定等工作,推動訴源治理,形成化解矛盾糾紛的合力。2022年9月,白蓮坡與當地派出所、綜治中心聯合接訪13名農民工因索要65000元工資而引發的信訪案件,為農民工分析糾紛產生原因、維護權益方式和后續解決糾紛的方法,信訪人當場表示今后將依法索酬,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治效果。
強化宣傳,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針對轄區婚約財產糾紛案件多發的問題,白蓮坡法庭充分發揮巡回法庭“審理一案,教育一片”作用,引導轄區民眾破除陳舊思想觀念、摒棄陳規陋習;立足審判職能,高效審理涉及贍養、婚約財產等移風易俗相關案件,審慎審理涉“高價彩禮”類型案件,2022年審結婚約財產案件26件,立案標的10萬元以上20件,最大標的為491560元,調撤結案19件,發出全市法院第一份家庭教育令。同時,抓實抓細案件回訪及判后答疑工作,對法律文書進行通俗化說明,消除當事人對判決的疑慮,促使其服判息訴。白蓮坡法庭還利用特殊節日、集市、廟會等人員集聚的時間節點,適時走進鄉村、集市、企業、校園、庭院等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傾力做好群眾身邊的“普法員”。
下一步,白蓮坡法庭將以“楓橋式人民法庭”為契機,切實發揮好基層法庭在訴源治理、法治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扎實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具體內容,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司法服務,全力護航轄區鄉村振興,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工作再上新臺階。(劉流 周子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