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瑤海區明光路街道,有一支致力于豐富社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菊之韻”藝術團。團長楊國君退休后看到社區老年人生活枯燥乏味,就鼓勵她們一起練舞,給單調的晚年生活增添一點樂趣,于2002年10月牽頭組建了團隊。在志愿精神的引領下,她們將自己的愛好融入生活,融入志愿服務活動中,力所能及幫助更多和她們一樣的老年人獲得快樂,積極面對老年生活。
2012年4月,“菊之韻”志愿服務項目正式啟動,多年來創作和表演了許多群眾喜聞樂見、充滿煙火氣的文藝節目。團隊深入社區基層,活躍在公園廣場、電視臺演播廳,借助文藝宣傳,創新形式,采用快板說唱等方式,向群眾宣傳公民義務、黨的政策方針,配合社區開展普法、衛生、環保等宣傳活動,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之中。目前項目共有20余位骨干成員,平均年齡73歲,主要以老黨員和社區退休人員為主,參與項目的志愿者約有200多人。截至目前,團隊累計參與各類文藝演出約700場,努力將文藝志愿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去,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她們還將參加演出賽事所獲得的獎金,全部捐助給白血病和燙傷兒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志愿服務精神。
項目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以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為目標,自編自導歌舞、快板說唱、曲藝戲曲、軍鼓等不同風格的節目。楊國君作為老年大學教師、藝術團團長,不僅在授課指導中認真負責,還精心為學員準備服裝、配樂等,做好活動室管理、服裝管理等工作。她堅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理念,在編排節目方面,她會反復揣摩優秀舞蹈節目,不斷創新思路、摸索變化,力求動作新穎獨特、與時俱進,在節目中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為給觀眾帶來更精彩的表演,她還自掏腰包3萬多元,購置服裝、道具120多件(套),為隊員們加強裝備,提升表演效果。
她們的演出受到群眾的喜愛和認可,也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先后被各級媒體宣傳報道50余次。2012年,團隊參加央視《星光大道》節目,為合肥選手劉紫涵參賽伴舞,被評委送雅號“六個姥姥”。2013年,由安徽電視臺推薦參加央視綜藝頻道《我要上春晚特別節目——直通春晚》的首場“亮相秀”現場直播,表演的《航母style》成為全場32個節目中的亮點,節目畫面被《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播出。每逢元旦、春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都能看到她們的精彩演出,在2022年安徽衛視春節聯歡晚會中,她們為《中國味道》節目伴舞。今年5月,還參加了安徽電視臺《越跳越開心》節目。6月在明光路街道舉行的“大地歡歌展風采,孝老愛親迎端午”文藝匯演活動中,她們參與了演出,安徽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對此專門進行采訪報道。
項目志愿者還積極參與到文明勸導、助殘愛老等志愿服務活動中。在鄰里互助活動中,項目志愿者前往敬老院,為老人們表演節目,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打掃衛生、整理內務,努力消除老人們的孤獨感,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溫暖。在疫情期間,項目團隊的15位黨員志愿者始終沖在第一線,身穿紅馬甲、手提小喇叭,有的值守小區為居民掃碼測溫,有的在公共場所值勤勸離聚集人群。她們講忠誠、能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
下一步,“菊之韻”志愿服務項目將繼續“向昨日要經驗,向今日要成果,向明日要動力”,打造老同志發揮余熱的平臺,在藝術團內強化“退而不休、盡力而為”的奉獻意識,不斷提升志愿服務能力,保證文藝活動有量有質,力求出精品、出亮點,切實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菊之韻”志愿服務項目在2022年第二季度合肥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優秀典型評選中榮獲“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稱號。
王嘉慧 萬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