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特困供養人員住院護理保障,強化養老機構提高養老機構抵御意外風險及善后處理能力,降低養老機構運營風險,肥東縣民政局采取“雙向聯手保險”的形式,為一線養老機構構筑“風險規避安全網”,成效明顯。
“自從投保了特困供養對象住院醫療期間的照料護理險,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養老機構人員緊張、沒有專業從事護理人員跟進護理的難題”,肥東縣橋頭集鎮養老中心負責人劉舒溶說,本院有一名八十多歲的高齡集中供養老人繆某某,因突發疾病,中心在第一時間將其送往合肥市二院住院治療,加上專業護理人員細心照顧,讓老人轉危為安,后續工作中,承擔養老機構老人護理保險的人民保險公司賠付140元/天,總計1680元撥付到養老機構專用賬戶,減輕了養老機構的負擔。
“實施特困供養對象住院醫療期間的照料護理投保,規范護理保險運作,是肥東縣民政局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和省政府、市政府相關文件要求實施的一項重點工作,此舉既能提高老人住院期間的生活質量,還能為特困供養對象及救助供養服務機構構筑風險規避安全網”,負責此項工作的張清傳表示,縣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根據省民政廳《關于做好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銜接工作的通知》文件規定,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保險行業社會風險管理作用,提高養老機構抵御意外風險及善后處理能力,降低養老機構運營風險,經省民政廳招標,人民保險公司承保,肥東縣保險對象為18家公辦養老機構(按床位保),由縣民政局統一組織投保,資金由省與縣財政1:1比例承擔。據統計,護理保險期限跨度2022年8月23日-2023年8月22日,參保6837人,按每人348元計算,合計參保金額237.9276萬元。綜合責任險方面,2023年共投保3680張床位,按照每張床位40元計算,合計參保14.72萬元。
“隨著本鎮衛生院全面升級改造完成,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鎮養老中心老人就醫環境有效改善,減少了護理成本支出,院民王震和袁先傳等老人在救治期滿后,保險公司及時賠付了保險金280元,此外,分散供養的老人一個專線電話或者一個短信,保險公司的服務專員就會全程協助被保險人辦理好理賠,實現了一站式省心理賠”,古城鎮民政所負責人王德建如是說道。
據悉,肥東縣實施老人住院護理投保共有6837人,無論是集中供養和分散居住的老人均享受此項惠民政策“待遇”,在實施過程中,該縣圍繞“四原則”統一進行推進,一是政府推動原則。通過政府資助,引導機構參與,在全縣推行特困供養對象長期醫療護理保障制度,有效化解特困群體護理責任的風險,為救助供養服務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二是多方參與原則。形成政府與社會組織、企業等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合作共贏的良好機制,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和養老保障水平三是。統一投保原則。推行特困供養對象長期醫療護理保障制度,制定統一保險方案,采取統一優選,統一投保。發揮“大數法則”優勢,努力使保障范圍更加全面,保險費用更趨合理,實現共同受益。四是商業運作原則。特困供養對象長期醫療護理保障制度的推行,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緩解特困供養對象因疾病、意外傷害造成的個人經濟壓力,實現投保救助供養服務機構服務風險的有效規避。在保險期限內,特困供養對象因遭受意外傷害、疾病在醫院治療的,將其醫療護理費用納入護理保險的支付范圍,保險公司給付醫療護理津貼,減輕長期護理費用壓力。導致人身傷殘的,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傷殘保險金;導致死亡的,保險公司賠付身故保險金。此外,20個鄉鎮(園區)落實特困供養對象住院護理費用保險支付不足部分的兜底保障,多方合作,解決好特困供養對象住院護理照料,推進特困供養對象長期醫療護理保障。
(高楨 張清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