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癥,讓妻子從此臥床不能自理。他數(shù)年如一日,毫無怨言伺候床前,詮釋了“一朝牽手,必將終生相濡以沫”的誓言。6年來,劉來賢一人擔起“頂梁柱”和“賢內(nèi)助”雙重責任,用愛堅守,不曾言悔,悉心照料臥病在床的妻子,用真愛重鑄了妻子對生命的信心和希望。從青絲到花發(fā),歲月更替,唯真情不變,他用行動與執(zhí)念踐行著“執(zhí)子之手”的鄭重承諾,給身邊的人以道德的養(yǎng)分、生活的暖意……
早春,乍暖還寒。陽光斜射在不大的陽臺上,暖暖的。
“慢些,別緊張,再上一層,有我呢……”
陽臺的一角,一個做工精細帶扶手的三層木制樓梯上,45歲的劉來賢從背后雙手托著妻子,輕聲地鼓勵著。
春陽灑在夫妻倆的身上,一股暖意彌漫著整個房間。
來回幾個循環(huán)下來,夫妻倆已氣喘吁吁,便坐在沙發(fā)上休息。“這幾年,每天一有時間,他就陪我一起鍛煉。有時趁他上班去了,我就偷偷地一個人練……”妻子萬文玲突然把聲音壓低了,生怕劉來賢聽到了似的。
“我就怕她自己背著我鍛煉,萬一摔倒了,那還得了。”劉來賢端來一杯水遞給妻子,隨后又給妻子失去知覺的那只手做起了按摩……
每天清晨五點半鐘準時起床,買菜、做飯、上班、陪練……像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對劉來賢來說,已經(jīng)成為了常態(tài)。
劉來賢原本擁有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他和妻子萬文玲都是教師,正在讀高中的女兒也很優(yōu)秀。然而,6年前一場突來的變故,讓家庭和事業(yè)正蒸蒸日上的劉來賢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如果她不在了,這個家也就沒了
2016年7月20日中午時分,那天剛從外地出差回來的劉來賢,正準備坐下來吃午飯,從廚房出來的妻子萬文玲突然身子一晃,險些摔倒,劉來賢忙地沖上去,把妻子扶坐到沙發(fā)上。
“我可能是中風了。”萬文玲臉色蒼白,嘴里發(fā)出極其微弱的聲音,隨即便昏迷了過去。劉來賢當即撥通縣醫(yī)院120電話,等救護車趕到時,劉來賢已抱著妻子在樓下等候。妻子被送進縣醫(yī)院的重癥監(jiān)護室,被確診為因中風引發(fā)了重度腦溢血,出血量達53毫升,情況十分嚴重,生命危在旦夕。“當時我頭腦一轟,差點暈過去。”現(xiàn)在回想起來,劉來賢依然心有余悸。
劉來賢和萬文玲是當初經(jīng)同事介紹認識的,于2000年千禧之年步入婚姻殿堂,夫妻倆同在鄉(xiāng)下教書,感情十分好,隨著女兒的降生,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過得溫馨而又和睦。“這么多年,他從來沒和我拌過一句嘴,就是這幾年,這么難,他也從沒發(fā)過一句牢騷。其實我心里很著急,但我也不能表現(xiàn)出來,怕他壓力更大。”說話間,萬文玲把臉扭到了一邊。
“當時我感覺壓力非常大,從沒想過會遇到這樣的事,如果她不在了,這個家也就沒了。”劉來賢說。當時女兒正讀高一,每天需要接送,上面還有一個80多歲的老母親也需要照料。為了保住妻子的生命,劉來賢緊急將妻子轉(zhuǎn)入市里的一家最好的腦科醫(yī)院,醫(yī)院給出的建議是,如果想要保住命,必須要做開顱手術(shù),后期能否蘇醒過來,還要看病人的意志。“花再多錢,都能借到,不管手術(shù)后如何,但妻子的命一定要保住。”劉來賢一臉堅毅地說。
萬文玲的開顱手術(shù),很順利,也很成功。手術(shù)后,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昏迷了十幾個日夜。那些天里,劉來賢分秒不離地守護在妻子身邊,看著昏迷的妻子,常常是以淚洗面,實在困急了,就趴在病床邊瞇一會。妻子醒來的那一刻,劉來賢像被注入了強心針,所有的疲憊蕩然無存。“這些天,我唯一想的就是你能快點地醒來,哪怕是一年兩年一輩子,我都會守著你醒來……”病床前,撫摸著妻子的額頭,劉來賢哭得像個孩子。
醒來后的妻子,由于意識還不清醒,不能主動進食,只能從鼻孔插管用注射器注入流質(zhì)食物。為了讓愛人快點好起來,他想方設(shè)法用水果、蔬菜榨汁,加上米粉、牛奶,每間隔兩小時給愛人喂一次。
“那段時間,雖然很疲憊,整天提心吊膽,但感覺希望就在眼前。”劉來賢說。
“當時我們?nèi)メt(yī)院看望他們時,劉老師把我們送到醫(yī)院的電梯口,泣不成聲地說這是他人生的最低谷。明顯能感覺到他精神和內(nèi)心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劉來賢的同事李純云告訴記者。
半個月后,妻子萬文玲完全清醒后,左邊落下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這給萬文玲帶來很大的精神打擊,情緒上也十分低落。“沒事,放心吧,醫(yī)生說了會慢慢恢復的。就算是不能完全康復,我也會伺候你一輩子,做你的拐杖……”劉來賢時常安慰著妻子。
為了讓妻子盡早地好轉(zhuǎn)起來,近半年的住院時間里,劉來賢盡心盡力的照料著,定時為病人擦身、翻身;喂水、喂飯,端屎尿、洗衣服……暑期開學后,他為了不影響工作,極少請假,白天讓親人到醫(yī)院幫忙照看,一下班,他就驅(qū)車百十里路趕回醫(yī)院。那段日子里,劉來賢還四處打聽,尋藥問醫(yī),只要得知哪里康復訓練做得好,他就奔赴過去,現(xiàn)場咨詢了解,學習掌握康復方面的技術(shù)要領(lǐng),回來后,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嘗試著為妻子做最基本的康復鍛煉。
“她一直是一個很開朗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她雖然不說,但心里肯定接受不了。我怕她煩躁,別做一些傻事……”在醫(yī)院陪護的那段時間里,劉來賢每天再疲憊,都反復地鼓勵妻子,緩解她的情緒。
余生,我做你生活的拐杖
在主臥室的飄窗前,夫妻倆坐在小藤椅上,劉來賢邊給妻子剪著指甲,邊和她逗著玩笑。陽光透過飄窗,落在萬文玲的臉上,散著一種幸福的光。
“這六年,我的手指甲、腳指甲都是他給我剪,洗臉、洗腳也都是他的,一開始總感到別扭,心里也很難受……唉,現(xiàn)在也慢慢習慣了,真離不開他。”萬文玲和記者嘮著。
2017年7月16日,劉來賢剛給愛人洗過澡,扶上床休息。沒想到怕什么就來什么,由于萬文玲突發(fā)癲癇,急促抽搐,口吐白沫。劉來賢及時將妻子送到縣醫(yī)院治療,兩天兩夜沒合眼,妻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意識不如以前,行動起來更難了。為了能讓妻子盡快好轉(zhuǎn),劉來賢將妻子帶到合肥繼續(xù)治療,并多少次輾轉(zhuǎn)上海、南京求醫(yī)治療,面對每月高達4000元的治療費及其他開支,劉來賢都想方設(shè)法湊齊。
為了給妻子治病,劉來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并且債墻四起,實在沒辦法就從親戚朋友那里周轉(zhuǎn)。他常常和妻子說,再難,都不會缺你治病的錢;再苦也不會苦了你和孩子。單位的領(lǐng)導和同事,多次來看望他們,政府、社區(qū)也給予很多關(guān)心與關(guān)懷。但劉來賢卻想,自己是一名黨員,再苦再難,也不能給組織給單位添麻煩。挺過去,就行了。
在住院治療的日子里,萬文玲的情緒還算比較穩(wěn)定,可出院回到家后,萬文玲卻一時很難適應。“一開始接受不了,想想以前都是自己上上下下忙個不停,可沒想到現(xiàn)在自己方方面面都是要被照顧。有時越想就越煩躁。”萬文玲說。
“她以前是小學老師,整天都是和孩子們在一起,突然半身殘疾,給她心理上肯定造成很大的打擊。”劉來賢告訴記者。剛回到家的那些日子里,劉來賢除了悉心照料妻子的吃喝拉撒外,每天早中晚,他再忙都要把妻子抱到輪椅上,推著她到外面轉(zhuǎn)一圈,陰雨天就在房子里轉(zhuǎn)轉(zhuǎn),不失時機地和妻子聊天、說笑,鼓勵她要面對現(xiàn)實,而且會慢慢好起來的。
那幾年里,劉來賢分秒必爭,忙得像個永動機,每天全方位照顧好妻子的同時,還要準時準點接送讀高中的女兒,加之他所工作的鳳臺縣實驗二小,自己不僅要帶好兩個班的課,還擔負著學校的教務(wù)管理工作。
“前幾年,我們還住在那個小區(qū),離單位有三四里路。每天上下班我從不開車,沒有騎電動車靈便。那時說有事就有事,只要手機一響,我心里就會一緊張。”劉來賢說。為了方便妻子最快時間聯(lián)系到他,劉來賢把妻子的手機里自己的電話和微信都進行了置頂,只要妻子的一個信息,他就騎上電動車穿過車流往家趕。
2020年年初,為了方便照顧妻子,劉來賢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把房子賣了,從學校旁邊的小區(qū)買了一套與學校僅一墻之隔的二手房。“以前住的那個房子不是小區(qū)房,離單位遠不說,樓下也沒有一個活動場所。現(xiàn)在好了,不僅出了校門一轉(zhuǎn)身就能到家,而且小區(qū)環(huán)境還可以,很適合陪她一起鍛煉。”劉來賢指著樓下的小區(qū)公園說。
搬進新的小區(qū)后,在劉來賢的細心陪練下,妻子萬文玲的身體日漸好轉(zhuǎn),在攙扶下能夠慢慢地下床挪動,劉來賢在本來就不大的陽臺上安裝了一個三層木質(zhì)扶手樓梯,還給妻子買了根拐杖,鼓勵她拄拐鍛煉。為此,劉來賢還給妻子制定了日常康復訓練“課程表”,并告訴她,必須在他的監(jiān)護下才能自己鍛煉。
平時在上班的日子里,每一個課間,劉來賢都會不由自主地跑到學校的院墻邊,透過鐵柵欄往家看一眼。“也不知怎么的,怕接到妻子的信息,但看不到信息心里又有些慌亂。”
一次課間,劉來賢隔著柵欄,看到妻子竟拄著拐杖一個人在小區(qū)里摸索著向前走,他說,當時自己既緊張害怕,又感動心酸。說著,劉來賢的眼圈泛著紅。
人生,沒有蹚不過的河
“無論貧窮與富貴,無論健康與疾病,我們都不離不棄!”這是今年年初在鳳臺縣“淮南好人”事跡報告會上,劉來賢說的最動情的一句話。
這是劉來賢最真摯的心聲,也是他這六年最純真的寫照。
六年的光景里,劉來賢既當?shù)之攱專堰@個一度陷入絕境的家,用自己的堅守與堅毅從低谷又拽了回來。萬文玲說,自自己病倒這六年來,除了身體不能自理外,她沒有生過一次病,即便是在疫情放開后的第一個高峰期,她也沒有被感染。“疫情放開后,我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妻子。每天,下班回去,我就把外套脫下放在樓下的電動車上,進門之前用隨身攜帶的酒精噴壺,把自己上上下下噴個遍。”劉來賢說。
六年里,從清晨到深夜,劉來賢每天都把自己的時間擠得滿滿。“每次看到他忙碌疲憊的身影,心里特別難受。就想著自己快點好起來。”萬文玲常常背著丈夫,偷偷地一個人在家訓練,每一次起身,每一次挪步,萬文玲都是咬著牙,汗珠沁在臉上,希望徉在心間。
六年來,劉來賢雖然背戶家庭的重壓,但在工作上他從未有過任何耽擱。筆者在他所工作的單位鳳臺縣第二實驗小學采訪時,校黨總支書記詹歲祝告訴記者,劉老師是淮南的名師,被縣組織部門列入到人才庫,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先進教研個人”“優(yōu)秀黨員”,全縣首屆“骨干教師”“教學能手”“教學標兵”,全市“教育教學競賽能手”“教壇新星”“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首批“3361”教育名師等。他還被評定為安徽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考官和全國少年綜合素質(zhì)大賽“金牌輔導員”,并著有專著一部,一師一優(yōu)課多次獲得“省優(yōu)”,多次面向全市、區(qū)、縣上示范課。在學校里,劉來賢還擔負著數(shù)學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教導處主任,今年年初又被提拔為校黨總支副書記。
“我和他同事了很多年,他是一個對工作追求完美,十分盡職盡責的人,可想而知,他這幾年無論是為家庭還是為學校背負了多大的重力!”詹歲祝深有感觸地說。
“我和劉主任都在教導處工作,并肩作戰(zhàn)了很多年。這幾年,他雖然家庭發(fā)生了很多事,但在工作中依然是很樂觀,為我們樹著表率。”鳳臺實驗二小教導處副主任張奎告訴記者。
在全力做到家庭、工作兩不誤的同時,多年來,劉來賢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多次回家鄉(xiāng)看望孤寡老人,關(guān)心關(guān)愛留守兒童,積極參加無償獻血活動,在三年抗疫期間,他都主動請纓參與到每一次的志愿者活動中。
2021年初,鳳臺縣第二實驗小學將劉來賢的事跡整理報送給縣文明辦,當年,劉來賢被評為第一季度“鳳臺好人”和當年度淮南市最美家庭。2022年又相繼被評為淮南好人和安徽省五好家庭。
2022年底,鳳臺縣實驗二小舉行了“為家庭付出、為學校敬業(yè)、為黨旗增輝”主題學習活動,在全校師生間開展“向劉來賢學習”系列活動,在身邊樹起看得見的榜樣,夠得到的標桿。劉來賢用行動影響著身邊人,也給了女兒學習上莫大的動力。如今,他的女兒大學畢業(yè)在即,正在為考研做著準備。
“這些年雖然很苦很累,但心里卻是滿滿的希望和動力,妻子的慢慢康復,單位的同事、身邊的親朋以及社會各界對我的關(guān)注,都讓我感到生活、工作有了盼頭。更要感謝妻子的堅強,給了我一個完整的家!”采訪最后,劉來賢不無感觸地說。
如今,在劉來賢六年如一日的照料下,妻子萬文玲已經(jīng)能夠獨立慢走,有時還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wù)。每天,在閑暇的休憩時光里,劉來賢就陪妻子讀路遙的《人生》。他說,妻子最喜歡路遙的作品,她還在書的扉頁上寫下了自己最喜歡的路遙經(jīng)典語錄:“人生,沒有蹚不過的河;生活,也沒有過不得的日子。心有歡喜,世界便陽光燦爛……”
徐艷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