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022年,安徽聚焦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突出群眾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在實施20項民生實事的基礎上,部署實施10 項暖民心行動。
合肥市肥東縣結合實際,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10項暖民心行動均有序推進,大部分提前取得預期成效,百姓的“呼聲”也變成了“掌聲”“笑聲”和“喝彩聲”。
近百家助餐點投運解決老人“吃飯難題”
中午11點多,肥東縣響導鄉的社區助餐點里,張正華和張邦玲兩位八旬老人已經打好了熱氣騰騰的老年餐,準備吃午飯。
“五塊錢一份午餐,一葷兩素一湯,米飯可以隨便吃,很實惠。”張邦玲老人說。“對60 周歲以上老年人,根據不同年齡,有3元、5元、7元補貼,確保老人就近用餐,吃飽吃好。”響導社區助餐點負責人陶姍介紹說,目前響導鄉已建成了3 個助餐點,開放以來,平均每天有近40人來用餐。
店埠鎮城區中心的肥東縣老年助餐服務中心,則是利用部分社區新建小區養老用房,通過改造提升和引進餐飲企業,打造成寬敞明亮的老年助餐服務中心。今年11月正式運營,每天有近80 人來用餐。不僅如此,這里還是肥東縣店埠鎮城區21個助餐機構的“中央廚房”,所有飯菜都在這個中心做好,統一配送,確保食品安全和品質統一。“10元一葷兩素,15元兩葷兩素。這個中心不僅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助餐,也向社會開放,市民都能來就餐。”工作人員介紹說。
為了讓老人安心用餐,肥東縣完善就餐補助政策。該縣戶籍,60周歲-69 周歲經濟困難(低收入)的老年人,每月補貼100 元;70 周歲-79周歲經濟困難(低收入)的老年人,每月補貼150元;80周歲及以上經濟困難(低收入)的老年人,每月補貼200元。
據了解,目前肥東全縣建成城區老年食堂(助餐點)27個,農村老年食堂(助餐點)72 個。該縣靈活運用集體配送+送餐入戶、黨群服務中心+養老助餐、養老機構+養老助餐、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養老助餐、社會餐飲企業+養老助餐、機關單位食堂+養老助餐等6 種運營模式,助力99家老年食堂(助餐點)投入運營,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12萬余人次,有效解決老人吃飯難題。
老幼安心“入學”讓生活更豐富充實
不僅要解決老年人的“吃飯難題”,還要解決老年人的“求學難題”,讓他們老有所樂,生活更加充實、豐富。
“今年因為受疫情防控影響,我們在老有所學行動上的各項任務,可以說是見縫插針,搶抓每一個有利的時機。社區老年人的學習熱情也很高,可以說一呼百應。”在肥東縣店埠鎮鎮西社區老年學校,校長繆有淮告訴記者,2022 年社區老年學校開設戲曲舞蹈、保健、遠程教育(時政)、乒乓球、廣場舞等課程,另有公益和紅色文化宣傳等活動,有上百名學員參加學習。
店埠鎮老年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店埠鎮老年教育活動蓬勃開展,鎮老年學校和34 個社區老年學校采取形式多樣的老年教育活動,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35個老年學校利用合適的時間,實現全面開課。
截至目前,肥東全縣各級老年學校累計新增學習人數6500人,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老年人數達2.3萬人,通過“改建一批、擴容一批、新設一批、網辦一批”等方式,擴充了現有老年學校的辦學容量,有效解決了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求學難題。
而在安心托幼方面,肥東縣今年新增公辦園學位2100個,新增托位1722 個,在61所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惠及幼兒2392人,有效滿足了居民對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的美好期盼。
“肥東縣教體局依托肥東錦源春天幼兒園開設了托班服務,讓我們家長享受到了福利。”市民許瓊說,自己是一名交警,妻子是教師,“對于我們這樣的雙職工家庭而言,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動讓我們沒了后顧之憂。”錦源春天幼兒園園長鄭慶娜表示,托班課程主要從語言、藝術、運動、感知等方面發展幼兒的各項能力,更好地培養幼兒的社會適應性。而幼兒園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劃分運動、生活、藝術、閱讀、集體活動等區域,豐富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
文明菜市讓百姓“菜籃子”拎得更舒心
十大暖民心行動,關注的都是老百姓最直接的事,“文明菜市”就是其中之一。
響導鄉農貿市場于2018年8月建成,建筑總面積為1200平方米,但隨著當地快速發展,市場室內配套設施不足,周圍環境衛生需進一步改善。2022年,隨著肥東縣暖民心行動的推進,響導鄉農貿市場進行提質改建,歷時三個月,目前已完成改造工作,進入驗收階段。
走進改造后的響導鄉農貿市場,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整體感受是“干凈、整潔、有檔次”。市場內部劃分了肉類區、水產區、蔬菜區、水果區、豆制品區等眾多功能區,并新增銘牌標識,科學合理規劃活禽宰殺分離區,室內完善照明設施并安裝監控系統,為后期市場規范有序經營提供了重要保證。同時,室外還新建了停車場,方便群眾停車。
據統計,2022年,肥東縣累計完成2 個城區菜市整治、17個鄉鎮菜市整治,有效解決了傳統菜市“臭烘烘、濕漉漉、黑乎乎、亂糟糟”等環境臟亂難題。
同時,肥東縣還推進“徽菜名廚”行動,全縣累計開設徽菜師傅培訓6個班次,惠及300人,并舉辦肥東縣2022年“新徽菜名徽廚”暨包公家宴杯烹飪技能競賽,提升徽菜師傅烹飪技術水平,培育徽菜美食文化品牌。
“暖民心行動”讓百姓日子更有甜頭
2022年,肥東10項暖民心行動個個開花結果。
其中,在解決居民就業難題方面,全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萬人,累計新招引大學生就業1.12萬人,服務重點企業用工0.89萬人次,實施“三公里”就業圈提質增效行動和“暖民心穩就業”專項服務行動,切實織密了就業幫扶“一張網”,促進社區居民就近就業、充分就業,有效緩解企業缺工問題和居民就業難題。
“健康口腔”方面,全縣累計為4138名3-6 歲兒童實施局部涂氟項目,為3262名6-9歲兒童實施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項目,有效提升兒童和家長愛牙護牙意識,為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新增牙椅2張,組織基層口腔醫護人員專業培訓30人次,有效補齊口腔醫療服務短板,解決居民看牙難題。“快樂健身”也見行動,肥東縣圍繞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賽事活動、健身指導和健身氛圍發力,以小切口、接地氣的方式解決群眾身邊健身問題。全縣新建全民健身中心1個、體育公園1處,累計完成52 處居住小區和行政村健身設施更新改造。如今,“快樂健身”已經融入生活,全民健身氛圍和熱潮得到進一步提升。
另外,為了讓群眾“停好車”,肥東縣做停車普查、編專項規劃、提車位指標、加大建設力度、探索共享模式。全縣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4184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453個,有效解決居民出行停車難題。在放心家政行動上,肥東縣承諾“請得到、用得起、放心用”,全縣新增1 家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培訓家政服務人員1364人,新增家政服務人員282人,貫徹落實持證上門制度,發放305張家政服務證,實現家政從業人員亮證上崗,讓從業人員更專業,讓廣大雇主更放心。
10項暖民心行動實施以來,各項惠民政策正在肥東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群眾在一件件民生實事中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收獲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彭紅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 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