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包河法院通過“法官進網格”為載體,力促審判力量下沉、審判重心前移、審判服務延伸。該項舉措也是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4月18日,《人民法院報》對包河法院“法官進網格”助力多元解紛進行了報道。
原文如下:
安徽包河審判重心前移 “法官進網格”助力多元解紛
本報訊 (記者 武新邦 通訊員 陳玉晗 王宏礽)“隔壁小區物業公司欠我的清運費遲遲不給,你們社區管不管?”近日,張先生來到了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惠園社區黨群服務站,反映轄區內某物業公司欠付其清運建筑垃圾費用的情況。
經社區網格員了解,2019年3月起,某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陳某聯系到張先生清運裝修建筑垃圾,但清運費用卻在2019年9月之后一直未予支付。后陳某離職,張先生去找物業公司索要清運費用時,工作人員均以未經手此事不予辦理。張先生一氣之下,跑到社區黨群服務站要求給評評理。
網格員獲悉此事后,立即聯系該物業公司負責人,帶著雙方來到包河區人民法院和惠園社區共同籌建的“惠解憂”調解工作室進行現場調解,社區調解員梳理了雙方的矛盾分歧,初步達成可以調解的意向,但對于費用金額差異陷入僵局。網格員同步聯系網格法官李玥玥希望給予法律指導,當天下午,李玥玥來到網格,從證據采信的高度概然性以及證據鎖鏈的完整性上給予充分分析,最終促使物業公司負責人現場轉賬結清了清運費用。
“今年年初,包河區法院與社區共建了‘惠解憂’工作室,依靠法院的專業力量培養社區調解員,在網格員、樓棟長發現到問題、排查到矛盾時,第一時間由社區調解員進行一般性矛盾化解,在需要法律專業理論指導時,由網格法官進駐展開專業的司法調解,真正發揮好穩定基層社會第一道防線的作用。”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世偉介紹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法院通過“法官進網格”為載體,力促審判力量下沉、審判重心前移、審判服務延伸。該項舉措也是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包河區法院共59名干警共同參與進網格活動。其中,院長任總網格長,副院長任網格長,各業務庭室負責人及全體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擔任網格指導員,對應街鎮(大社區)782個網格,對網格內基層組織以及網格員的法律業務進行指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