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我的姐姐》這個電影我不太敢看,怕看了會好幾天心里不得安寧。但我已經大致知道電影的內容,就是一個倒霉姐姐,從小因為是個女孩,在家里不受待見,但因為種種原因,父母的房產落到了她名下。
某日父母忽然遭遇車禍去世,曾經備受寵愛的幼弟,成了擺在她面前的難題。她想要去北京讀研,不想背上弟弟這個包袱,后來她怎么選擇,電影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
很多人認為這個姐姐不應該被道德綁架,我甚至看到有個姑娘在朋友圈里說,如果父母曾經一視同仁,沒的說,肯定要把弟弟照顧好。但父母那個德行,她就算資助一百個孤兒,也不會管這個弟弟。
首先得說,我不贊成這個朋友的觀點,我不能看到一個與我有關的孤苦孩童被拋入世間。倒不是做姐姐的職責所在,是惻隱之心,你看過電視劇《渴望》嗎——這個問題太暴露年齡了——當年我看到劉慧芳不愿意把抱養的孩子送走時,想,如果是我,可能也會,我害怕ta在我不知道的地方受罪。
但我也能理解這個朋友的說法,那電影我看了幾個片段,作為低血壓人士,都感到血壓上漲的風險。女孩爸媽去世時,錢包里是一家三口的照片,女孩不在其中,女孩的爸爸在世時還老是對弟弟說:“家里的一切都是你的”,弟弟也拿這個來懟姐姐。
什么感覺呢?就是感覺父母想方設法讓這對姐弟結怨,為了確認自己擁有一個兒子的快樂,千方百計把姐姐貶為低端人群。
《我的姐姐》電影海報
但已經是2021年了好嗎?想讓一個女孩覺得自己就是下等人沒那么容易。我有個朋友,父母老是口口聲聲說家里一切都是弟弟的,那個朋友根本看不上那點東西,還是恨恨地說,如果父母真的敢這么做,她從此跟弟弟一刀兩斷,永不往來。其實她現在跟弟弟關系還好,但這是她的命,她認了,父母要給弟弟這個命,弟弟也得認。
你看,是不是很不值?有那么多做父母的,為了多給兒子一點破銅爛鐵,不惜讓手足結怨,讓兒子失去血緣上最近的親人。當然,有很多兒子可能也沒那么在乎,覺得自己得到一切天經地義,你計較就是你這個人厚顏無恥。
我前段時間看到一段視頻,是姐弟間的財產之爭,父親要把所有財產都給兒子,母親不同意,她還指望女兒照顧自己,說,你把你那一半給兒子,我的一半幾個孩子平均分。
聽上去已經很退讓了,老爺子與兒子都堅決不同意,老爺子罵女兒,說:“你對你弟弟怎么這么狠!”最奇葩的是,調解員還去數落女兒,說:“你看你把你爸爸氣成什么樣了?”沒有出鏡的兒子,則在電話里表示,要跟姐姐恩怨義絕。
我不知道老爺子氣成啥樣了,反正這段視頻把我氣得夠嗆。很明顯的不公,卻能站到道德高地,不過也很典型,有很多中國式父母,你跟他們講公平,他們跟你講道德,他們口口聲聲家里的一切都是兒子的沒關系,女兒但凡流露出一點不滿,他們馬上就能臉一翻:“我們還沒死呢。”
很多情況下,做女兒的只能忍氣吞聲,這些父母愣是把家庭變成了叢林社會,誰強誰就可以獲得更多資源。但《我的姐姐》里,兒子落單了,落到了姐姐手里,各種天時地利的幫助下,女兒獲得了處置權,這是這部電影沒有說出來的殘酷。
《我的姐姐》電影海報
據說這個電影改編自天涯爽文,在那篇文章里,姐姐做得很絕,把弟弟送到偏遠鄉村,自己把兩套房子都賣了,很爽地開始新生活。我對這個姐姐的做法一點都不贊同,我一直有個問題:我們既然不喜歡那些人,為什么要變成那些人?
但還是得說,是父母召喚出這個女兒內心的毒蛇猛獸,如果,在當初,他們能夠將愛和資源平均分配,把手足做為送給兒女們共同的禮物,又怎么會弄到這一步?
我有個朋友說她小時候總是被父親拿去和弟弟做對比,弟弟一舉一動,在她父親眼里都可愛之極,她若是東施效顰,都會遭到父親的大聲嗤笑,于是她到現在還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她猜父親是在為自己擁有一個兒子而得意,但是因此就有必要把弟弟變成姐姐的對家嗎?
父母對女兒的給予,也是在給兒子種善因,女兒即便沒錢沒勢,讓兒子多個親人不是也很好嗎?
如今,很多父母說,生老二是為了讓老大不寂寞,事實上,有了老二之后,他們總有辦法,把老二變成老大寂寞的根源。如果不想把家庭變成叢林社會,在生老二之前,最好還是先思考一下自己有沒有處理好兩個孩子的關系的能力,否則可能不會有你想象中的溫馨和美,而變成“看誰落到誰手里”的怨毒。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