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岳西公安消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人心,當全國人民全力抗擊疫情時候,一些不法分子瞄準“商機”蹭熱點,鋌而走險實施詐騙,騙局種類繁多,各地已有多人上當受騙。在特殊時期,防騙和防疫同樣重要,為幫大家識破騙局,避免財產損失,岳西警方發布疫情相關詐騙預警。
虛假銷售防疫物資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急于求購醫用防疫口罩、酒精、消毒水等物資,謊稱自己能代購或通過特定渠道獲得該物資。后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貨款或定金,然后編造理由不發貨或拉黑,從而騙取被害人財物。
冒充慈善機構或民政部門騙取捐贈
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社交軟件冒稱慈善機構或民政部門向群眾發送防控疫情“愛心捐贈”的虛假信息,利用群眾同情心騙取捐贈。
冒充老師騙取學費、培訓費
受疫情影響,各學校均延遲開學,全國范圍內開始流行遠程教育。QQ、微信等群聊成為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橋梁。但不法分子瞄準了此“商機”混進家長聊天群內,謊稱教育局通知,“要提前做好開學準備”,在群內發收款二維碼,要求家長提前繳納學費進行詐騙。
公安機關提醒:
廣大群眾,不要相信陌生人所謂的特殊渠道提供的防疫物資,更不要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直接轉賬,建議通過藥店、社區等官方渠道購買防疫物品。
愛心捐贈要認準正規渠道。對網絡上發布捐贈的個人或機構要認真甄別,避免上當受騙。遇到疑似假冒的公益組織,應登錄官網查詢驗證收款方身份。
家長要多方核實確保賬戶資金安全。家長收到收費通知時候,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向老師多方核實,不急于轉賬匯款。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護相關證據及時報警。同時建議學校班主任定期核查本本班級QQ群、微信群成員身份,對身份存疑的及時清除出群。
詐騙手段千萬種,小心謹慎第一條。防范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大家要謹記:不輕信、不泄密、不連接、不匯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