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這個疫情彌漫的時節,有這樣一群無怨無悔、甘于奉獻的人,讓這個艱難的冬天充滿溫暖與希望。每天清晨,總會有一個一個年輕的身影準時來到蕪湖市弋江區火龍街道圣庭湖畔小區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執勤點,帶上口罩、拿起體溫槍為過往居民測量體溫,檢查登記,這名年輕人就是家住圣庭湖畔小區的某部現役軍官關龍馬。
已經在部隊生活多年的他終于利用這個春節回家探親的機會和女朋友領了結婚證,就當他準備于2月6日返回部隊時,接到了部隊推遲返回的電話通知。一個電話打亂了他的計劃,“怎么辦,面對疫情,我能做些什么”,他一次一次問自己。當在聽到村里的廣播每天循環播放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通知時,當看到小區大門外的工作人員吃住在執勤點上,不分晝夜檢查、登記、量體溫時,他坐不住了,想著自己也要為小區、為群眾做點實事。
想到這些,他第一時間聯系小區辦主任呂金寶和副主任曹方,主動要求加入小區疫情防控隊伍。剛開始,呂主任和曹副主任還是有所顧慮的,擔心將來回部隊的他會受影響被隔離。但關龍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到,“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何況我還是一名軍人,抗擊疫情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戰爭,作為軍人又如何能袖手旁觀呢!現在正是人民最需要我的時候,在疫情防控一線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經過幾番勸說后,呂主任和曹副主任被他的真誠與執著打動,終于同意他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叔叔,你的體溫是36.4度。阿姨的體溫是36.1度,體溫正常,不要擔心。請到這里來登記一下,回去后最好不串門,為了自己也為了大家。”在防疫執勤點,每天都重復著這樣的話語,重復著測量體溫、檢查登記的工作,每天向過往居民宣傳著疫情防護相關政策規定和相關常識。雖然每天重復著同樣的事情,但他從沒抱怨過一聲苦、一句累,小區干部群眾勸他休息一下,他說:“作為軍人,就應該沖鋒在前,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樸實的言語,如鏗鏘的誓言,表達著關龍馬對父老鄉親們的愛與堅守,更詮釋出一名軍人在“危急時刻”的擔當作為。
在他的感染下,他的父親對他主動要求前往抗疫一線的行為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且積極參與其中,他的父親說,“抗擊疫情、人人有責,疫情防護、責無旁貸”。穿上軍裝,保家衛國是責任,服務群眾、守護百姓是使命。在一場沒有硝煙戰斗中,我們慶幸有這樣的人民子弟兵,更為火龍街道增添了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姚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孫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