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8日,徽州馬山目連戲傳習基地暨展示館揭牌儀式在祁門縣箬坑鄉馬山古村落的敘倫堂舉行。
據了解,徽州馬山目連戲傳習基地暨展示館集保護、傳承、展示、展演為一體,不僅陳列有劇本、劇照、服裝、道具等珍貴實物資料以及文字、圖片介紹,全面展示徽州目連戲的歷史沿革、表演特點、音樂特色、代表劇目等,還將作為徽州目連戲收徒傳藝、教學培訓、參與體驗、交流研究的平臺,促進徽州目連戲保護、傳承、傳播和發展。
活動當天,舉行了目連戲非遺展演,來自馬山目連戲劇團的演員表演了《上壽》、《遊四景》、《挑經挑母》等曲目,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戲曲表演者愛好者、戲曲文化研究學者、攝影愛好者和當地群眾的觀看,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徽州目連戲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
目連戲以宗教故事“目蓮救母”為題材,是保存于民俗活動中的古老劇種,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山目連戲作為徽州目連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唱腔明亮高亢、曲調優美、表演本色質樸,傳承形態較為完整。馬山目連戲劇團是祁門縣目前活躍的三支目連戲劇團之一,至今已傳承發展至第八代。1989年重新組團以來曾多次受邀到上海、香港等地演出,深受觀眾喜愛。
陳艷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