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東至縣住建局發布消息稱,為加快實施民生工程,有序推進東至縣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東至縣城市老舊小區三年專項改造行動方案公布。計劃整治改造老舊小區5個,房屋總建筑面積6.84萬平方米,直接受益居民住戶834戶。2019年計劃整治改造龍騰、建設、遠景三個小區,總建筑面積2.85萬平方米,涉及居民住戶334戶,計劃總投資610萬元。
“十三五”期間全面完成東至縣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并建立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長效機制。此次東至縣城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范圍包括原則上2000年12月31日以前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未交維修基金的小區;原則上建筑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以上;未列入近五年舊城改造和棚戶區(危舊房)、城中村改造;小區土地性質為國有;居住房屋標準成套。
東至縣城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內容如下:
基礎設施:小區道路保持通暢,并適于消防車、救護車、小汽車和垃圾車等的通行,滿足各類工程管線的敷設要求,充分考慮原有道路特點,保留和利用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街道。對于占用現有道路或消防通道的垃圾雜物或長期無人管理的車輛予以清理。增設道路標識,明確消防通道。細化道路等級,適當拓寬原有道路,合理調整小區的主要道路出入口的數量和位置,對破損道路進行修補。
綜合管線整治:對電力和電訊線路實施整改,清理廢棄管線,統一高度和線路走向,有條件的選擇地下敷設,并滿足相關規范要求。水、電、氣三表未出戶的小區,應實行出戶管網改造,確保水、電、氣收費直收到戶。有條件的小區應鋪設天然氣管道。實施雨污分流,有條件的小區推行雨水收集工程,納入海綿城市理念,因地制宜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達到對雨水的調節利用。提升現有老舊小區變壓器容量、供電線路電纜電線及主開關規格。小區內增加路燈及景觀照明系統。有條件小區增設或預留電動汽車充電樁位。
環衛設施:在單元入口附近的隱蔽位置設置垃圾容器,不影響小區環境衛生,便于投放和清運。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在有條件小區設立分類收集垃圾箱。在不影響道路通行和小區景觀的區域,設置固定垃圾收集點。
樓道整治:修繕樓道,以保障公用設施正常使用,整治后做到無亂堆雜物,照明適用,安全整潔,無墻面起皮,面層脫落的現象。公共樓梯間、走道的照明老舊燈具應進行更換。光源優先選擇太陽能型燈具,控制方式采用自動控制裝置。
公共設施:公共空間。宜見縫插針開辟具有休息、游憩功能的公共空間。主要公共空間宜設置游步道、園林小品及健身設施;修剪原有綠化,補充更新花木品種。綠化環境。拆除占綠、毀綠的違章建筑物(構筑物),恢復綠化功能。補種退化的草坪,不宜增加低矮灌木。優化綠化空間布局,見縫插綠,優化喬灌木配比和常綠落葉比例。小區內原有立體綠化應保留。在保留小區原有高大喬木的基礎上,增綠添彩,可適量增加景觀小品(如座椅、花架、廊架、景亭等)。如有古樹名木,在綠化設計中要盡量發揮古樹名木的文化歷史價值的作用,豐富環境的文化內涵。停車。采用多種停車方式以解決居民非機動車停放和機動車的停車需求。因地制宜設置非機動車車棚。結合小區道路交通條件,補建機動車泊位,整頓機動車庫(位)使用秩序,恢復車庫、車位停車功能;增設交通標志。允許老舊小區周邊非交通性道路或支小路設置夜間臨時停車位。管理用房。對小區原有物業管理用房挪作他用的,恢復原管理用途。老舊小區居民搬遷的房屋,改造后可作為小區配套管理用房使用。確需新增物業管理用房的,可選擇適宜場地新建物業管理用房。無障礙設施。公共區域的主要出入口應考慮無障礙設計。未做無障礙設計的住宅,其出入口宜增設供輪椅通行的坡道。
安防技防、消防:小區應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在小區主要出入口、小區周界、重要通道、公共設施、車輛集中停放區域設置監控探頭。視頻監控系統接入物業值班室,并接入公安聯防監控系統。對已安裝視頻監控,智能化系統的小區應對現有設備及線路進行檢修,及時更換損壞設備。老舊小區應按防火規范要求增補小區室外消火栓。疏通消防通道,清理堵塞室內消火栓箱的雜物,在公共設施建筑內適當增加掛墻式滅火器。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