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10月14日,該院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并結合當地審判實踐,研究出臺了《安徽省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問題的規范指引》。
《規范指引》全文共十九條,包含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的審查認定、民間借貸案件中涉“套路貸”、虛假訴訟的審查認定、民間借貸案件中民刑交叉問題的實務處理、民間借貸合同效力的審查認定和民間借貸利息、違約金及其他費用的審查認定等五大方面。
據悉,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民間借貸發展勢頭迅猛,民間借貸案件呈現爆發之勢,案件數量和標的額不斷飆升,民間借貸糾紛已經成為宣城全市法院第一位的民商事訴訟類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份,宣城全市法院受理該類型案件分別為6987件、7668件和5316件,分別占當年民商事案件的23.83%、26.28%和21.57%。但與此同時,個別單位和個人出于種種目的,虛假訴訟、高利貸、“套路貸”等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嚴重侵害了他人合法權益,同時也擾亂了正常的訴訟秩序。
《規范指引》的出臺,為宣城全市法院統一裁判尺度,正確審理民間借貸案件,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正常資金融通秩序,防范化解高利貸、“套路貸”、虛假訴訟等各類風險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洪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