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宿州蕭縣公安在線”微信公眾號消息:30年前,當時只有20歲的王某虎認識了一群所謂的“朋友”,幾人聚在一起整日里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專門鉆研一些“歪門邪道”,甚至干起了違法犯罪的勾當。
1989年,王某虎伙同孫某某、郭某某等人竄至蕭縣圣泉鄉(xiāng),趁著夜色從村民劉某某家中將其家畜偷走,賣得300余元,贓款被幾人瓜分。隨后,王某虎再次伙同孫某某、郭某某等人在圣泉鄉(xiāng)某村,對路人趙某某等人實施搶劫。王某虎一伙人手持棍棒、匕首等兇器,以暴力搶奪受害人的隨行物品,總價值1000余元。這些搶來的東西和錢財被幾人分掉后,很快揮霍一空。嘗到不勞而獲的“甜頭”后,王某虎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短短兩年,伙同他人多次在蕭縣多個鄉(xiāng)鎮(zhèn)實施盜竊、搶劫等違法犯罪行為。
蕭縣警方很快鎖定了這個犯罪團伙。在民警的大力追捕下,王某虎的同伙相繼落網(wǎng),而王某虎卻在民警抓捕其他人時,逃離蕭縣,從此音訊全無。后警方對其上網(wǎng)追逃。
多年來,辦案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相關(guān)資料、信息傳了一人又一人,蕭縣警方始終未放棄對犯罪嫌疑人王某虎的追逃抓捕工作,并多次進行分析研判,查找其可能藏匿的地點。但由于案發(fā)時間久遠,發(fā)案時王某虎并沒有相關(guān)的證件照片,其他有效信息也寥寥無幾,再加上技術(shù)限制,信息閉塞,使得民警很難掌握其行蹤,偵查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今年以來,在“云劍”行動開展期間,蕭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再次對所有在逃人員情況進行重新梳理,摸排線索。“王某虎”這個一直存在于卷宗中的名字,終于再次被提起。民警在對王某虎及其社會關(guān)系人進行分析研判時,發(fā)現(xiàn)王某虎極有可能化名為“王某”(男,50歲)活動在河北辛集市。抓捕組立即趕赴河北進行核實查證。在河北辛集,抓捕組通過偵查,發(fā)現(xiàn)“王某”常在夜晚在火車站一帶開“黑車”。抓捕組立即在辛集市火車站附近安插民警蹲守,經(jīng)過縝密布控,8月26日晚,抓捕組成功將“王某”抓獲。當“王某”看到自稱蕭縣公安局的民警時,好似舒了一口氣一般,當場承認自己就是潛逃多年的王某虎。
8月27日,抓捕組將犯罪嫌疑人王某虎押解回蕭縣。經(jīng)訊問,王某虎對其30年前伙同他人多次進行搶劫、盜竊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王某虎向警方交代,自己潛逃后,心里非常害怕,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躲過警方追捕,現(xiàn)在終于解脫了。30多年間,王某虎當過維修工、干過采購、做過買賣……卻始終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活得十分壓抑。王某虎以為換個名字就可以告別過去,但變身成“王某”后的他依舊心驚膽戰(zhàn)。30多年的逃亡生涯,已成為一把枷鎖,牢牢地禁錮住了他,而制作這把枷鎖的人,正是王某虎自己。王某虎說:“我躲了30年,怕了30年,但實際上又能躲到哪里去呢?”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虎已被批準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