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宣城文明網消息:經宣城市“宣城好人”評選委員會評定,授予李夏、樂金美“宣城好人”稱號。
績溪縣荊州鄉紀委書記李夏,在抗擊臺風“利奇馬”中,突遇山體塌方,英勇犧牲,年僅33歲,將寶貴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抗災搶險的路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忠誠、責任和擔當。
寧國市竹峰街道瓦窯鋪村村民樂金美,一名普通的七旬環衛工人,看到家鄉受臺風“利奇馬”影響損失嚴重,生活并不富裕的他匿名捐贈10000元現金。
同時評出宣州區錢超等10組(11人)當選2019年7月份“宣城好人”。他們分別是:
宣州區向陽街道夏渡社區居民錢超,支持丈夫獻身國防,無怨無悔承擔家庭重擔,展現新時代好軍嫂形象。
郎溪縣凌笪鄉方里村村民李豪東,兩次潛入水底營救落水兒童,終因體力不支,不幸遇難,年僅17歲。
郎溪縣畢橋鎮大義社區居民熊光來,退休20年堅持為群眾義務宣講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受眾1.2萬人次,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涵。
廣德縣柏墊鎮柏墊社區居民湯旺成,25年從軍報國,專研裝甲裝備二十載,成為“鐵甲神醫”總教頭,被譽為新時代“兵王”。
寧國市西津街道北園社區貨運司機丁仕國,不顧個人安危,勇救落水女子,待援救人員趕到后默默離開,這已是他第三次的救人之舉。
涇縣公安局輔警潘陳云、葉英盛,執勤時面對液化氣罐著火、隨時可能引發爆炸險情,臨危不懼,挺身而出,果斷化解危機。
績溪縣人民法院退休法官曹誠興,生前提交遺體捐獻申請書,去世后無償將遺體捐獻用于醫學研究。
旌德縣版書鎮文化站退休職工劉歡明,40年堅守鄉鎮群眾文化工作崗位,致力挖掘非遺文化,再現失傳60多年的“打棍求雨”等傳統文化。
宣城市開發區金壩街道正東村衛生室醫生郭家貴,立足崗位服務50余載,不論刮風下雨,路途偏遠,隨叫隨到守護村民健康。
宣城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直公務用車服務中心駕駛員金星智,不懼危險,兩次下水救下溺水的一家四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