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六安市金安區人民政府發布7月30日發布消息說,為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確保群眾舌尖安全,近日,該市金安區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嚴厲打擊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記者從該發布了解到,該區市場監管局一是加強宣傳教育,聯合區公安分局、檢察院印發《關于禁止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通知》。深入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小餐飲等經營戶宣傳、發放、張貼宣傳材料3000份,確保經營戶知曉法律責任,并督促經營戶開展自查自糾;同時結合市場內經營戶身邊發生的典型案例,7月23日在西商工業園區開展以案釋法食品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對該園區內咸貨區、牛羊肉經營戶進行了食品安全警示宣傳教育。
二是對食品生產經營場所嚴格開展執法檢查,重點檢查經營者是否建立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記錄是否完整、準確;是否購入來源不明、標識不全的食品添加劑;是否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否有使用非食品原料、病死禽畜、腐敗過期食品用于生產加工食品等違法行為,一經發現,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是持續對經營戶油炸面制品、包子、饅頭中硫酸鋁鉀、硫酸鋁銨,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鈉以及腌臘肉、咸魚制品中敵敵畏、敵百蟲等指標開展抽檢,督促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大對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的抽檢監測和核查處置力度,及時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四是聯合區公安分局、檢察院召開食品藥品“行刑銜接”聯席會議,完善了“行刑銜接”運行機制,為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信息公開,及時公布不合格食品抽檢信息、行政處罰信息以及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相關信息,震懾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
截至目前,該局已檢查食品生產經營者1600家,扣押非食用物質35.5斤,抽檢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共236組,其中不合格(濫用食品添加劑)12組,立案查處12件,移送公安機關1件。
金政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竇祖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