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23日,寧國市森林公安局港口森林派出所將一只重約十多斤的鱷龜,送到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繁殖中心生活。就在兩天前,這只外來物種被放生在寧國市西津河中,差點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7月21日,港口森林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電話,稱在寧國市西津河岸邊發現一只巨大烏龜,可能是保護動物,需要森林公安救助。民警火速趕到寧國城區星河灣小區附近西津河灘邊現場后,發現這是一只鱷龜,重約十多斤,體貌正常,可能是由人為隨意放生在西津河中。
鱷龜是一種來自北美的外來物種,近年引入我國進行人工飼養。它不僅外形奇特,而且性情十分兇猛,由于鱷龜在我國境內缺少自然天敵,如果隨意放生在河中,它周圍的魚蝦等水生動物都會被吃光,對水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成為“生態殺手”。
為避免放生野外破壞生態環境,港口森林派出所為這只拾獲的鱷龜找到了放養的“新家”——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安也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根據相關規定,禁止擅自開展任何形式的陸生野生動物外來物種的野外放生活動,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給予處罰,希望廣大市民引以為戒,避免造成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不必要的社會不良影響和自然環境的破壞。金瑩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