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淮北市公安局獲悉,近期,農村逐步進入麥收季節,廣大農民進入喜迎豐收的“農忙”時段。由于“農忙”時間較長,加之大批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留守勞力多數都要下地干活,大部分群眾家中無人看家護院,違法犯罪分子利用農民白天下地勞作家中無人的機會,采取翻墻入院、撬鎖等方式入室盜竊財物,給廣大群眾經濟財產造成極大損失。而且“白日闖”極易轉化為其他惡性案件,危害性極大。
相關案例:
2019年5月12日,南通錢某報警稱發現,其家中被犯罪分子采用撬鎖手段盜竊人民幣6000元和一枚黃金戒指,損失價值約15000元。
2019年5月12日,犯罪嫌疑人竄至泰興史某租房處,采用撬鎖入室的方式進去史某租房處,竊走該房間內東北側衣櫥內的一只棕色長方形挎包內一只天梭牌手表、1100元現金。
2019年5月12日,鹽城崔某報警稱:發現自家二樓臥室衣櫥上30000元現金被犯罪分子采用撬防盜窗盜走。
可以說,一天之內就連續發生多起農村“白日闖”案件,絕非偶然。這類案件大多發生在上午7至19時,犯罪分子通常利用白天農民下田勞作家中無人的機會,選擇農村主干道沿線或者較為偏僻的農民宅院為目標,采取撬鎖、翻墻翻窗、溜門等方式進入室內實施盜竊。
發生此類案件的原因有二:一方面,農民群眾自我防范意識不強,出門干活大門不鎖,大唱“空城計”,同時對現金、黃金首飾、電子產品等貴重財物的安全管理手段、防范措施不到位,容易讓犯罪分子輕易得手。另一方面,群防群治落實不到位,雖然農村都建立了治保組織,但多有名無實,更何況農忙季節,村民忙于農活,難以有效組織巡邏,白天案發時間段留在家中的多是無勞動能力的兒童和老人,鄰里關系相對疏遠,一些群眾“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也給一些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便利。
警方提醒:越是在農忙時節,越要提高警惕。各級村組干部、治保人員、社區黨員要加強這段特殊時期的放哨巡邏,同時積極組織村民開展鄰里守望、義務巡防等形式多樣的群防群治活動,織密防范網絡,擠壓犯罪空間,群眾一旦發現可疑情況,要在確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及時報警、阻截,防止不法侵害繼續發生。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