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由于早產,生命體征不穩定或者各種各樣的疾病需要住進 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 NICU對很多人來說神秘而又凝重,一扇門隔開了家屬與患者,這里的孩子們不允許家長陪伴,護士便是孩子們的“臨時媽媽”,直到孩子被治愈出院 。為了保護這些脆弱的小生命,醫護人員需要24小時不停得監護治療,病房里“白衣天使”們用愛心和專業技術呵護著每一位重癥小患者,幫助這些小生命度過艱難的時刻。
護士江為在和保溫箱里的孩子交流,這里的孩子們不允許家長陪伴,護士便是孩子們的“臨時媽媽”,直到孩子被治愈出院
吳萬云護士長(左二)在給護士講解新生兒護理知識
上午,NICU病房里,護士們正在護理保溫箱里的孩子
今年5月12日是母親節,同時也是護士節,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走進合肥市濱湖醫院 NICU,近距離感受這些“臨時媽媽”的世界。
早上7點40分,合肥濱湖醫院剛剛完成交接班的NICU護士江為和同事們開始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醫院規定8點上班,但是她們每天都會提前到達崗位做好準備。給寶寶們稱重、洗澡、換衣服、監測生命體征、持續基礎護理、完成治療和給藥、及時喂養……NICU有很多護士,她們需要24小時輪流值班,時刻觀察著新生兒的生命體征,一有異常必須馬上進行檢查治療。走進 NICU,安靜的氛圍中透發著緊張,“暖箱”是他們出生后的第一個家,一個個小家伙光著身子躺在暖箱里,有的戴著黑色的小眼罩進行照“藍光”治療,有的頭上或手上扎著輸液針,讓人不禁頓生憐愛。護士們穿梭在不同病區,不停地協作護理,連喝口水的時間都很難擠出來。
護士江為正在給保溫箱里的孩子喂奶,小嬰兒每隔2個小時左右就需要喂一次
保溫箱里,孩子抓住護士的手緊緊不放
護士江為正在記錄儀器上的數值,這里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癥
護士江為正在查看保溫箱里照藍光治療的孩子
“在我們NICU大都是病情比較危重的,我們每個班次除了護理,還有定時觀察記錄孩子們的情況,及時和醫生溝通。”80后的護士江為是一個11歲孩子媽媽,2006年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在NICU工作,“特別是早產兒,由于全身各系統的功能發育尚不成熟,護理非常重要,需要細心、耐心對患兒進行及時捕捉和判斷病情的細微變化,從容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庇捎谠绠a兒缺乏安全感,護士們把小包被疊成“鳥巢”形狀,盡量包圍著孩子讓他們手腳能觸碰到被子,感到更有安全感。
一個孩子即將出院,護士在教家長回家如何護理
哭鬧厲害的孩子,護士們往往抱在懷里進行安撫
監護室里的這些孩子一出生就比普通孩子多吃了很多苦,他們不會表達,需要護士24小時不間斷的監護、陪伴
這里的每個孩子都有固定的編號
護士江為將孩子推出去洗澡
NICU實行24小時無陪護制度,每位患者的治療、護理及吃喝拉撒等生活料理都由醫生和護士負責?!斑@里的孩子大都是危、急、重患者,要求護士具有完備的理論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應變能力。同時愛心和耐心也是她們工作中必需的。”護士長吳萬云有著30多年的工作經驗,她告訴記者,護理團隊大多都是80后90后年輕人,這些護士大都是獨生子,一些臟活累活在家都不一定干,但是對待病人她們從來沒有抱怨過,“我們的工作很辛苦,也非常有成就感,當孩子康復出院、重新回到媽媽的懷抱時,是我們最開心的?!?/span>
護士長吳萬云(左)和護士江為(右)在給新生兒做20項神經行為評估
今年5月12日是母親節,同時也是護士節,祝福這些“護士媽媽”節日快樂。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從啟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