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5日,六安市應急管理局面向全市發布了關于做好2019年非煤山礦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六應急〔2019〕53號)。
記者從該通知了解到,為認真貫徹落實近期六安市委、市政府關于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有效防范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引發非煤礦山事故災難,現就做好非煤礦山汛期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強化思想認識,加大組織領導
各縣區和各非煤礦山企業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深刻吸取近年來由于自然災害引發尾礦庫潰壩、礦山淹井和采石場坍塌等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充分認識做好汛期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切實把非煤礦山汛期安全生產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各縣區應急管理部門要及時提請縣區政府、鄉鎮政府、相關部門及其責任人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制,切實把汛期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崗位和每位員工。
二、強化工作重點,加大隱患排查
各縣區和各非煤礦山企業要立即組織開展汛前、汛期、汛后安全生產專項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隱患和問題要制定臺賬,并指定專人負責督辦整改,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地下礦山要重點檢查井口及工業場地標高是否低于當地歷史最高洪水位;地表塌陷、裂縫區的周圍是否修筑截水溝或擋水圍堤;礦區范圍內及周邊地質災害點、危巖體、采空區是否加強監控監測;報廢的井筒、鉆孔是否及時封閉并設立警示標識;是否加強對井下排水設備設施的檢查和維護保養;當暴雨威脅礦井安全時,必須立即停產,撤出井下全部人員,汛期井下水量發生變化,情況不明的要及時報告,嚴禁擅自排險。
露天礦山要重點檢查采場邊坡和工業場地的監測監控,及時處置危巖、浮石、邊坡松動等,對存在軟弱構造面滑坡體、地質災害隱患的礦山要加強礦區內和周邊山體的巡查,防止山體垮塌、泥石流等造成人員傷亡。同時,要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滲入邊坡巖體的軟弱結構面或直接沖刷邊坡而導致坍塌事故。要確保截水溝、排洪溝暢通,暴雨天氣時禁止作業。
尾礦庫要重點檢查壩體的穩定性,排水系統、排洪系統、排洪能力及設施通暢的可靠性,位移、浸潤線、干灘、庫水位等監測監控設施的有效性,以及庫區周邊山體是否存在開裂、松動、滑坡等異常現象;下游存在民房和工業設施的頭頂庫是否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控措施,是否制定防汛預案并演練;對無主尾礦庫要健全完善防汛責任制,嚴格落實地方政府監管和治理的主體責任,嚴防死守,堅決防范事故發生。
長期停產停建的非煤礦山要按照有關要求,嚴格落實停產停建期間安全技術和管理措施,確保有效防范事故、妥善處置險情。
三、強化監督檢查,加大執法力度
各縣區要加大汛期執法檢查頻次,督促企業對排查出的各類安全隱患和問題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確保萬無一失,對短期內難以徹底整改的,要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疏散危險區域內的人員;對檢查中發現有重大事故隱患的尾礦庫,必須妥善安排居住在下游的人員到安全的地方,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對一時未能徹底整改的病、險尾礦庫和無主庫,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嚴密監控,落實監管責任人并指派專人24小時值班;對防汛安全責任不落實、發現安全隱患拒不整改的非煤礦山企業,各縣區要嚴格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四、強化應急值守,加大信息報送
各縣區要督促各非煤礦山企業進一步完善防汛應急預案,做好物資儲備,加強應急演練;存在“頭頂庫”的地區,屬地應急管理部門要提請屬地政府汛期前組織尾礦庫企業、下游居民開展一次聯合應急演練;要與氣象、水利等部門加強應急聯動,及時掌握和發送災害性預警預報信息,妥善應對突發情況;各非煤礦山企業汛期要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工作,安排專人對礦井、尾礦庫、采場邊坡、地表塌陷區等重點部位進行值班巡查,使險情能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處理,一旦發現重大險情,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疏散撤離,預防事故災難的發生。同時,各地要加大汛期期間各項信息報送工作,確保信息暢通,發現重要情況及時處理并報告。
陸政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竇祖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