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30日,歙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黃山市枇杷文化博物館修建性詳規,并對外公示。
公告稱,黃山市枇杷文化博物館項目位于深渡鎮大茂社區,東至003縣道,南至小路,西至空閑地,北至山地。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為6282.23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公共設施用地”之“文體科技用地”為主(《鎮規劃標準》(GB50188-2007)),用途為建設枇杷文化博物(展示)館。
該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于2018年7月26日通過專家評審組評審,并按照評審意見不斷深化完善。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5145平方米(其中:博物館面積2554平方米、車間冷庫面積1755平方米、員工生活樓面積836平方米),容積率0.82,建筑密度39.97%,綠地率30%。
根據國家規定,履行批前公示程序,公示時間為2019年4月30日至2019年5月10日,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如有意見或建議,請直接提交書面反饋意見。
歙縣群山環繞,新安江穿境而過,山上云霧繚繞,雨水充沛,獨特的氣候造就了枇杷的優越生長環境。歙縣是我國四大枇杷產出之一,被譽為中國枇杷之鄉。三潭是歙縣枇杷的主產區,三潭指新安江沿岸的綿潭,淪潭,漳潭三個自然村及其周邊區域,所產枇杷皮薄肉多,早熟,個大,味美。三潭枇杷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到2017年,三潭枇杷"種植面積1.2萬畝,有大紅袍、光榮種等20多個優良品種,豐產年份產量超過1萬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