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4月8日上午,兩位老人早早地來到廣德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帶著一摞厚厚的現金,來替兒子還債。
原來,十多年前,老人的兒子洪某因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經法院判決,需賠償王某各項損失48萬余元。判決生效后,因洪某未能如期還款,王某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執行法官發現洪某家庭條件并不好,因交通肇事罪出獄后,洪某并無固定工作,甚至還需要父母接濟。盡管如此,家境普通的洪某父母卻非常配合法院的執行工作,希望能夠幫助兒子履行賠償義務。去年冬天,大雪封山,老人家步行數十公里趕至法院,與申請人王某協調,最終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洪某一次性賠償王某各項損失33萬元。
之后,兩位老人將他們全部積蓄拿出,并動員家中其他子女積極籌款,誓要如期履約。而今,老人家終于湊齊了全部執行案款。在將家里拼湊來的6萬元現金交至執行干警手中后,老人家又將剩余的27萬元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匯入法院專項賬戶。履行完全部賠償義務后,兩位老人才如釋重負,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人無信而不立。兩位老人克服重重困難,替子還債,面對責任,沒有逃避,更沒有抱怨。他們用最質樸的行動表達著對兒子的拳拳愛心,也踐行著中華民族最寶貴的品質——誠信。胡慶薇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