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宣城文明”微信公眾號22日發布消息,經宣城市“宣城好人”評選委員會評定,宣州區張文年等13人(10組)當選2019年1月份“宣城好人”:
宣州區宣筆廠廠長張文年,堅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三十年鉆研弘揚傳統宣筆制作技藝,所制宣筆屢次獲獎,成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郎溪縣十字鎮城管分局副局長陳志寧,二十年堅守鄉村文化事業,調至城管新崗位后,不變初心、敬業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干部的擔當。
廣德縣誓節鎮楊桿村倪村組村民張大發,四年堅守、精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妻子,不離不棄,患難與共。
寧國市甲路鎮甲路村長塢組村民丁德干,熱心群眾事務,想方設法籌措資金,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默默付出、甘愿奉獻,深受村民贊許。
寧國藍天救援隊隊長徐友勇,籌備成立寧國藍天救援隊,多次參加救援、應急保障、關愛弱勢群體、安全教育講座等志愿服務活動。
涇縣個體戶老板劉士兵,熱心救助陌生傷者,在雨中為傷者撐傘,并幫忙指揮交通,防止二次碾壓,直至傷者被救護車帶離現場。
涇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輔警黃榮、胡廣龍、吳哲、何強,面對群眾打開煤氣罐意圖自殺的緊急場面,不顧自身安危,果斷處置,避免了一起悲劇。
績溪縣長安鎮馬道村嶺坦組村民宋瑞時,六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退役的丈夫,無怨無悔,用真情詮釋了婚姻與責任的內涵。
旌德縣蔡家橋鎮喬亭村貧困戶劉春蘭,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她自愿簽訂眼角膜和遺體捐贈協議,以無私的方式感恩回報社會。
旌德縣國安木雕文化藝術博物館館長姚國安,傾20年心血收藏4000件木雕文物,免費接待全國各地2000余名青少年,義務講解近200場,一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