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31日,安徽文明網公布了2018年12月份“安徽好人”, 潛山市王河鎮小伙汪全浩榜上有名。
對于春節前兒子獲得的榮譽稱號, 汪中華與周蔥蘭夫婦百感交集。汪中華說,今年春節,雖然兒子不能回家與父母團聚,但兒子一直住在父母心里,只不過離的比較遠而已。
放棄讀研 投筆從戎
1994年12月,汪全浩出生于潛山市王河鎮。自打汪全浩到潛山城區讀書后,汪中華與周蔥蘭夫婦就舉家來到城區,一邊靠經營小菜鋪維持一家人生計,一邊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
父母的艱辛,汪全浩看在眼里,記在心上。2013年汪全浩如愿考上安徽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后,汪全浩考取了合肥工業大學的研究生。
然而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2017年6月,汪全浩毅然入伍,成為廣東清遠消防支隊陽山縣大隊陽山中隊的一名消防兵。
陽山縣是廣東省僅有的3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相比同批其他戰友分配的地方條件艱苦了許多,但汪全浩卻以分配到陽山為傲。
剛入伍集訓時,汪全浩身板單薄,體能基礎差,自身條件不是太好,但他始終咬牙堅持,笨鳥先飛,別人練一遍,他練二遍、三遍;別人做50個俯臥撐,他做80個、100個;別人去休息,他仍繼續練體能、學技能。
正是靠著這種堅定的信念和這股執著的韌勁兒,汪全浩愣是練出了水平,練出了成績,成為全區隊的業務尖子。
帶隊巡查 因公殉職
“我的一點點疏忽,可能會給戰友、給群眾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給自己帶來終身遺憾。以每一件事我都得認真對待,含糊不得。“擔任陽山縣消防大隊陽山中隊副中隊長后,汪全浩僅一年就寫下了2大本近3萬字的讀書筆記,很快成為了中隊滅火救援的行家里手。
汪全浩的戰友說,他總是習慣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錄了轄區每一條道路、小巷和每一家單位、場所的特征,并且銘記于心,為的就是有突發情況時能在最短時間內實施有效救援!
2018年7月31日,群眾的一匹運輸貨物的馬跌進了一個8米的深坑,汪全浩帶領中隊官兵歷經5個多小時才成功救援。長時間的救援,汗水濕透了衣服,人累得精疲力竭,癱倒在地上,卻發出會心的微笑。
作為值班干部,每天巡查營區、查鋪查哨、組織訓練學習、組織檢查消防營地是汪全浩必備功課。
2018年11月17日上午,陽山一帶陰雨綿綿,十分陰冷,汪全浩帶隊巡查,不慎從樓上墜落,頭部著地,顱腦損傷,昏迷四十多天。2018年12月26日,汪全浩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4歲。
葛笑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