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6日深夜,在池州主城區人民路一安置小區,一棟居民樓的一樓過道內突然失火,租住在五樓的許女士和11歲的兒子在下樓逃生過程中被嚴重燒傷,目前母子倆正躺在醫院的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昨日獲悉,火災起火點位于樓道內停放的助力車位置,具體原因相關部門尚在調查中。
電瓶車被燒得面目全非
現場
五樓樓道被熏得漆黑
事發居民樓位于比較老舊的安置小區內,沒有正規的物業管理,起火點位于二單元樓道口。10 月 18 日上午,記者在現場仍能聞到明顯的煙味。大火過后,事發單元樓五層樓道每層都被煙熏得漆黑,樓梯間的外立面也被熏黑。
在事發樓道不遠處,幾輛被燒壞的助力車、電瓶車等擺在一邊,有的已被燒得面目全非。“這是當晚火滅后被移到邊上的,之前都停在樓道內。”有居民介紹說,“好在樓道內的各種紙箱等堆積物前兩天剛被街道及社區的人清理掉,否則大火肯定會燒得更快、更大、也更危險。”
驚險
熱浪和濃煙沖進室內
“當時真是嚇死了,也是我命大,及時找到了鑰匙。”談起當晚的經歷,離失火點最近的一樓住戶齊奶奶事后仍心有余悸地說:“我們當時已經睡了,迷迷糊糊中聽到外面有人喊‘起火’了,趕緊起來開燈,卻發現已停電了。”不知外面情況的齊奶奶打開門準備跑出去,“門一打開,一股熱浪夾著濃煙沖進來,嚇得我趕緊又關上門退回室內。”
好在齊奶奶家陽臺上還另開了一道門,外面還有小院。她和老伴摸索著找到小院門的鑰匙后,又用院內的自來水滅火。10多分鐘后,在其他居民的幫助下,將明火基本撲滅。“我老伴嚇得一晚上沒說話,直到第二天下午才開始說話。不過讓我們不舒服的是,當時邊上不少人在圍觀,竟然很少有人上來幫忙。”一居民介紹說。
住在二樓的劉女士則介紹說,當時她順著窗戶向下看,發現樓道口已火光沖天、濃煙四起,“當時心里非常著急,開門逃生已不可能,跳窗也不現實,只能等待救援。”
遺憾
母子倆逃生時被燒傷
記者昨天在現場采訪時了解到,火災發生后,五樓一對母子(許女士和兒子)在逃生中被嚴重燒傷。同樓居民介紹說,被燒傷的母親當時可能認為是居民家中失火,便帶著兒子下樓逃生。“到一二樓時沖不出去又準備回家,但當時整個樓道漆黑一片、全是濃煙,慌亂中母子倆又找不到家門鑰匙,就這樣被困在了樓道里。”這位居民說,好在住在對門的居民聽到敲門聲開了門,“門一開,女的就倒在地上了。后來小孩子被抬出來時,身上衣服全破了,皮膚被燒得通紅,媽媽也被燒得全身漆黑。”
昨天,記者聯系上被燒傷的許女士的丈夫王先生。王先生是銅陵人,從事鋁合金門窗安裝工作,許女士是池州人,11歲的兒子在上小學,“考慮到妻子上班及孩子上學方便,今年8月底才在這租的房子。”王先生說,當天上午他在池州辦事時還順便看望了妻兒,中午吃過飯才走的。“當晚我要是在家就好了,孩子和他媽遇到這情況肯定會慌,都怪我……”王先生懊悔不已。
據介紹,許女士和兒子的傷勢都較嚴重,兩人均已轉至安慶石化醫院救治。“妻子燒傷面積達 45%,燒傷面積雖不太大,但很深;孩子燒傷面積高達 70%。他睡覺時都一直在發抖。到現在還沒脫離危險,都在重癥監護室。”王先生說。
原因
或與樓道內助力車有關
據介紹,接到報警后,當地公安、消防、急救等部門快速到達了現場,并將傷者緊急送醫。消防部門還對事發單元樓進行了逐層逐戶排查,防止有人被困。
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目前可以證實的是,起火點位于事發樓道內停放的一輛既能加油也能充電的助力車位置,同時邊上停放的兩輛電瓶車和一輛自行車也被燒壞。“從目前掌握的初步情況看,現場未發現充電現象。因事故現場無監控,目前我們和刑警大隊都在調查,具體原因尚在調查中。”有關部門表示。
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池州主城區已發生 10余起電動車火災事故。消防人員介紹,今年以來,相關部門一直在部署樓道內停放電動車及私拉亂接充電現象的整治工作,“此次火災事故也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俞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春友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