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昨天從淮南市潘集區政府獲悉,該區農產品農超對接暨潘集大米品鑒會將于10月17日在該區政務新區舉行,本次參展的企業和種養大戶,有一部分是貧困戶自種自養的,有一部分是通過“四帶模式”貧困戶參與發展的,共有60多家,從種植業的大米、蔬菜瓜果到養殖業的甲魚、土雞蛋等等,產品豐富,貨真價實,物超所值。
該區今年舉辦的扶貧農產品農超對接暨潘集大米品鑒會主題為“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營銷富農”,目的是通過現場宣傳、展示、推介,商超、學校、企事業單位采購人員與農戶面對面的交流、溝通,直接進大棚到牧場,看產品談價格,簽合同,最大限度地減少中間商,最大限度地保持產品的新鮮度,開通從田園到餐桌的直通車。
“今年,潘集區積極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共投入財政資金3210萬元,實施特色種養業扶貧項目6418個,貧困戶自主發展項目3089個,大戶帶動項目3275個。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能人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每年戶均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貧困戶自主發展項目3089個,通過發展蔬菜種植、酥瓜種植、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等產業,增強了自我脫貧能力。”潘集區負責人介紹,該區舉辦這次活動,是“政府搭臺亮豐收,產銷對接助豐收”,將借助農超對接推介會這個平臺,進一步提升潘集優質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快實現我區特色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促進全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安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