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下水道幾十年都不通,污水沒地方排,洗東西、上廁所都麻煩”。近日,合肥市包河區郵電東村小區17棟的一位住戶撥打本報熱線962000反映稱,該小區的16、17、18這3棟樓自90年代以來,因下水管道不通,多了不少麻煩事。
1975年,35歲的賈叔叔和一家老小搬進了剛蓋好一年的郵電東村小區17棟,這排紅磚灰瓦的平房樓里住著4戶人家,旁邊的16棟、18棟也陸陸續續住上了6戶人家。如今,這10戶人家共有23人,一半以上都是年過六旬的老人。
“平時洗衣服、洗菜,水就順著院子往外面淌”,賈叔叔告訴記者,因為家里下水道不通,只能任由污水流向院子外的道路,或者用水盆在排水池接水,再潑到院子外。賈先生稱,這3棟樓剛建時鋪設有下水道,污水由北向南排出,但90年代以來,周邊建起了新的住宅樓,這里的下水道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不通了。
記者11日上午來到郵電東村小區,看到17棟的院子中確實有一處排水管道,但搬開井蓋后發現,管道內的水并不流通,井蓋周圍蚊蟲橫飛。“水流不走,積在這很久了”,賈叔叔稱。
記者從現場看到,原先距離這3棟樓不遠處的公共廁所,如今已經停滿了車輛。而住戶們前往公共廁所需要經過的道路,坡度較陡,需穿過的馬路,車流量也較大。“現在六七十歲,還能走過去,可要是再上了歲數,哪能跑這么遠呢?”胡阿姨告訴記者,自己去公共廁所也擔心過馬路容易出危險,尤其是到了晚上。“下雨、下雪天我們也不敢過去”,賈叔叔表示,他和老伴今年分別78歲、77歲,有時候如廁不方便,只能將塑料袋套在痰盂上,如廁后將糞便扔到附近的垃圾桶內。
11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蕪湖路街道銀河社居委和蕪湖路街道建設辦。“這3棟樓的情況比較特殊,它是單獨的平房,可能是當時沒和主管道接上”,蕪湖路街道銀河社居委的一名負責人表示,他們前幾年發現了這個問題。“如果住戶有需求,社居委會盡力解決、協調。如果是堵塞,我們會進行疏通,但如果下水道是沒有接上,就需要進行改造,但工程較大。如果能夠進行改造,我們也會想辦法與相關部門溝通”,該負責人稱。
蕪湖路街道建設辦的洪主任告訴記者,建設辦此前并未接到相關情況的反映。11日上午,洪主任也立即向銀河社居委了解情況,并表示近兩日會安排相關人員前往現場,調查核實下水道排水管道的問題,核查這3棟樓的產權情況、排水狀況及管道不通的原因等,盡快制定解決方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見習記者 甘潔 記者 鐘虹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