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8月28日,黃山市歙縣霞坑鎮(zhèn)河政村八旬老人凌月生救助了一只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后在杞梓里森林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放生大自然。
8月28日早,凌月生老人到自家地中干活,聽到旁邊的破舊老屋內(nèi)有噗通噗通的聲響。老人進屋查看后發(fā)現(xiàn),一只鳥兒卡在屋內(nèi)的木板堆里,正拼命掙扎。隨后,老人將鳥救起并拿到自己現(xiàn)在居住的家中,用護網(wǎng)保護起來并給鳥兒喂食和飲水。老人只知道這種鳥兒叫“山雞”,因不知道如何處置,就將情況反映給了杞梓里森林派出所。民警接報后,及時趕到凌月生老人家中。
民警對該鳥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并無外傷。隨即民警將拍攝的照片發(fā)送給黃山學院和皖南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專家。專家均認定該鳥為白頸長尾雉,成年雄性,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建議就地放生。后在霞坑鎮(zhèn)河政村村干部和歙縣電視臺記者的見證下,將該鳥放生在河政村附近的山林中。
白頸長尾雉,鳥綱雞形目雉科,大型雞類,雜食性,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區(qū)的闊葉林、混交林、針葉林、竹林和林緣灌叢林帶,多出入于森林茂密、地形復(fù)雜的崎嶇山地和山谷間。覓食地點較為固定,常到農(nóng)田覓食,覓食活動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性膽怯而機警,活動時很少鳴叫,因此難于見到。分布于中國長江以南的江西、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北部、湖南、貴州東部及廣東北部的山林,為中國特有的世界受威脅物種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葉家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