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油菜花海
靈山西瓜節
綠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訊 近年,黃山市徽州區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部署會暨扶貧開發“重、補、促”專項行動推進會精神,立足古徽州核心區域的旅游資源優勢,扎實推進4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建設,拓寬旅游助貧困戶增收渠道,鼓勵和支持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開辦農家樂,鼓勵農家樂和民宿客棧吸納有意愿的貧困人口就業,鼓勵農家樂和民宿客棧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并采購貧困戶的農副產品,讓貧困戶有經營性、工資性和資產性收入。
該區以建設國際鄉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目標,掀起全域旅游拓展高潮,截止今年6月底,共接待游客312.86萬人次,同比增長15.8%,其中入境游客12.42萬人次,同比增長14.05%;實現旅游收入23.22億元,同比增長15.84%,其中創匯2781萬美元,同比增長16.02%。其中,全區旅游帶動貧困戶274戶580人。呈坎鎮、潛口鎮躋身省級旅游小鎮,巖寺鎮獲評安徽省優秀旅游鄉鎮,西溪南村、長潭村、坤沙村獲評省鄉村旅游示范村,16家農家樂獲評省三星級農家樂。西溪南、唐模、呈坎民宿集群蓬勃發展。
徽州區在抓好旅游扶貧工作中,先是鋪筑鄉村“四道”夯基礎。已建成徽州騎行綠道135公里,彩化路段35公里,面積約6萬平方米,設置綠道驛站12個,投放自行車600余輛。徽州綠道項目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在山間河谷規劃建設登山步道,保持山間天然路徑原始現狀,保護沿途的自然風景和植被,完善標識牌、休息亭、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累計建成登山步道80余公里;修復呈靈蜀古道、忠洪古道、張金古道等3條古道,修補道路石板,加固路基、山體護塝,總里程30余公里,沿途串聯古村落、梯田、竹海等10余類景觀;升級改造8條鄉村公路,建成串連3個5A級旅游景區和5個古村落的環線旅游公路,總里程484.4公里。舉辦馬拉松賽、鄉村慢步大會等體育賽事活動。
今年引導農戶打造特色景觀長廊,在鄉村旅游公路沿線集中連片種植油菜8000余畝,實現花期統一開放,3月中下旬達到最佳觀賞效果。推出“綠道騎行+賞花之旅”,舉辦靈山油菜花節暨登山步道攝影采風、鄉村慢步大會等活動,掀起賞花熱潮;加大綠化、美化、彩化力度,積極建設省級森林長廊,打造綠色景觀,建成森林長廊37公里,創建省級森林城鎮4個、森林村莊21個,依托生態景觀功能發展森林旅游,創建省級“森林旅游人家”13家;依托謝裕大、光明等茶企資源,構建黃山毛峰茶文化長廊,完善茶事采摘、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業態功能及相關配套設施。異地搬遷保護10幢老謝家茶古民居后,打造黃山毛峰綠茶制作技藝傳習基地;加大古建筑保護利用力度,打造以呈坎、靈山、潛口等3個古村落為重要節點的“徽派古建長廊”。堅持文旅融合,創新思路抓古建筑的功能性利用,打造鄉村民宿客棧、特色酒吧以及村史館等保護利用新業態新亮點10處。
徽州區正在探索“共享農房”促增收模式。通過招商引進大地鄉居北京科技發展公司,通過前期調研、后期商談,在公司和農戶雙向選擇的基礎上,選取有發展基礎的農戶和貧困戶開展合作經營。一期投資100萬元,完成14幢土坯房43間客房的內部改造及裝飾,包括鄉宅庭院和居室全方位改造,保留原風貌,滿足現代都市人鄉村居住體驗需求,該項目即將啟動線上運營。二期篩選出48戶農房進行改造。促進業態融合。在“共享農房”集聚區域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產業,完善騎行綠道、登山步道及旅游公廁等基礎設施,提升旅游配套服務,豐富油菜花攝影節、慢步大會等賽事產品。完善利益分配。住宿盈利通過“貧困戶55%+村集體10%+公司24%+管理人員8%+稅收3%”的模式進行分成,餐飲、導服等其它盈利100%歸農戶所得,農民就地轉業為物業服務人員。目前,徽州區共有農家樂民宿客棧221家(其中:民宿客棧146家,精品民宿40家),擁有客房間數1512間,餐位數11799個,旅游直接從業人員829人。
加大攝影項目建設,提升攝影旅游接待能力,為旅游扶貧注入新活力。該區投入資金1400余萬元,建成靈山、長潭等攝影項目5個。對上爭取攝影專項資金98萬元,打造百佳攝影點11處。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天長地久婚紗攝影等10余家企業;以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綠色質量提升等為抓手,扮靚鄉村環境,保護攝影美感。發展花卉集中連片種植10余處,面積達1000余畝。實施徽州古建筑保護工程,修繕古建筑177處,不斷豐富攝影點的文化內涵;舉辦第七屆中國黃山油菜花攝影節暨2017“夢幻黃山 禮儀徽州”全國攝影大賽及鄉村花海音樂節、蜀源詩會等節慶活動,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攝影采風;緊扣“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拓展攝影旅游業態。依托攝影資源發展農家樂140余家,促進農旅融合,帶動貧困戶致富。攝影產業從業人員達280余人,實現攝影產業收入1.8億元。
徽州區的向日葵、油菜花海等景觀獨具特色,該區設計賞花線路增活力。通過發放復合肥料、落實補助資金,激發村民種植油菜熱情,今年全區油菜種植總面積達1.9萬畝。鼓勵高山水街的靈山村30余農戶在古梯田種植油菜約200畝,實現花期統一開放,3月中下旬達到最佳觀賞效果。積極調整優化花卉種植結構,發展玫瑰花、紫薇花、茶花、桂花、桃花等10余類花卉種植,并與徽州古村落等景觀元素相得益彰。推出“綠道騎行+賞花之旅”“住農家屋、品農家菜、賞向日葵”等休閑套餐。采取托管、出租、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推動花卉集中連片種植,培育個性鮮明的花圃8個,種植面積達1000余畝,推動由特色種植向旅游觀光、休閑度假、農事體驗、果品采摘等領域延伸拓展;舉辦靈山油菜花節暨登山步道攝影采風、第二屆徽州馬拉松賽、蜀源向日葵賞花大會等,串聯欣賞油菜花等各類景觀。利用傳統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掀起賞花熱潮。
徽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