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行動方案》,群眾辦事將越來越便捷。今年11月底前,各地各部門網上服務注冊登錄入口將統一接入安徽政務服務網身份認證平臺,群眾和企業辦事做到“一證通用、一次登錄、全網通辦”。而在9月底前,老百姓通過手機APP就能進行養老金、醫保金、公積金等事項的查詢和辦理。
網上注冊只需一次
我省將整合各地各部門分散獨立的網上服務注冊登錄入口,統一接入安徽政務服務網身份認證平臺,2018 年 11 月底前,消除多入口注冊和二次登錄。也就是說,群眾憑身份證、企業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即可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做到企業和群眾辦事“一證通用、一次登錄、全網通辦”。
同時,我省還將建成全省統一的網上投訴受理系統,及時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屆時,該投訴系統會與12345政府服務熱線進行對接,整合現有咨詢投訴渠道,開展全程監督、評價、投訴并及時反饋。
手機APP查公積金
2018 年 9 月底前,“皖事通”手機APP即將上線運行,可提供養老金、醫保金、公積金、考試報名及成績、醫療掛號、婚姻登記預約、機動車違章記錄、戶政、稅務發票、便民生活等民生服務事項查詢和辦理。
同時整合各地各部門獨立的政務服務移動端接入“皖事通”,利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拓展辦事渠道,2018年11月底形成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移動應用端。
辦事材料減少三成
2018年11月底前,我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事項都要做到“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同時做到“最多跑一次”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
同時,推進“減證便民”整治申請材料多專項行動,整合涉及多部門事項的共性材料,推廣多業務申請表信息復用,通過“一表申請”將企業和個人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齊、后續反復使用,減少重復填寫和重復提交。2018年11月底前,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30%以上,到 2019 年 11 月底減少60%以上。
實行“不見面審批”
我省還將推行“不見面審批”服務,推進網上辦事全程電子化,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涉密外,應當接受通過網絡上傳的電子材料,不得強制要求提供紙質或者其他形式的材料。今年 11 月底前,全面實行“不見面審批”。
2018 年 9 月底前,省有關單位及各市利用電子證照系統推進存量證照電子制證,重點推進身份證、居民戶口簿、學歷證(畢業證)、學位證、社會保障卡、駕駛證、婚姻登記證、行駛證、居民健康卡和營業執照、資質資格等常用證照的制證;部門自建業務系統完成與電子證照系統對接,實現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同步生成、調用共享。
據悉,我省還將壓縮重點事項審批時限,整合工商、稅務、刻章流程,2018年底全省實現一般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
辦事“只進一扇門”
針對實體大廳“多門、多窗”和事項“應進未進”問題,我省計劃推進線下“只進一扇門”專項行動。2018年11月底前,沒有設立綜合性政務服務大廳的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以及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站的村(社區)要全部設立。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比例不低于 90%,進駐市、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比例不低于70%。同時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全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 50%以上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