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龍與本報記者合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幾年前將安徽的徽派古民居運到上海,修好,然后運到香港,現在再回歸安徽,多好。”昨天,全國政協委員、國際巨星成龍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專訪時表示,將在蚌埠建立“龍文化館”,弘揚傳統徽文化。他還透露,兩年后會給帶來更大驚喜。
徽派古民居回歸,很有意義
今年1月,成龍國際集團和蚌埠古民居博覽園聯合宣布,成龍所有的四棟徽派古民居移交園區,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這四棟徽派古民居中,一棟是明代末期建筑,兩棟是清早期建筑, 還有一棟是清末建筑。這四棟古民居小的近百平方米,大的有400多平方米,雖然形制不一,但雕梁畫棟,十分精美,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昨天,面對新安晚報記者關于為何將徽派古民居交給蚌埠的提問,成龍笑著說,20年前他將安徽的徽派古民居運到上海,精心修復后,運到香港,“20年后,再運回安徽,多好,徽派古民居回歸了,這很有意義。”
據了解,蚌埠古民居博覽園位于龍子湖西南岸,是一個以搶救保護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為宗旨的大型文化民居守護形態的文化產業園區。近年來,成龍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各地尋找合適場地, 來復建他收藏的其它古民居。2017年9月,成龍應邀到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覽園參觀,對古民居博覽園大規模搶救古民居的做法十分贊賞,于是決定將他收藏的古民居也安放在這里。
將捐出文化藏品,等你來看
成龍還向新安晚報記者透露,今年初移交徽派古民居,只是一個開始,“過兩年,大概是后年,我會帶更多東西來,也會帶更多人來,到時候你們再來看。”成龍說,他會在蚌埠建設龍文化館,“我把古民居帶到蚌埠,這些房子做什么呢,我會把我的一些收藏也捐出來,放到這些房子里。”
成龍說,將自己收藏的徽派古民居以及其他的文化藏品,都集中在蚌埠,有助于讓別人來看,來領略徽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徽派文化很有味道,比如徽派古民居,太漂亮了,那些畫梁、石墩,都非常好看,所以我才收藏那么多。”
成龍希望未來的龍文化館能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徽文化,愛上中國傳統文化,“年輕人不要老是看高大建筑,那是外國的,多看看古建筑,感受中國的文化。”為此,成龍表示,會在龍文化館建設教育基地,弘揚中國文化。
成龍告訴記者,古民居的保護,需要精心修復,“我也會邀請專家學者來到蚌埠,一起致力于修復和保護這些漂亮的徽派古民居。”
》》》延伸閱讀
成龍“龍文化館”明年將對外開放
“龍文化館明年即可對外開放,屆時游客能夠一飽眼福。” 全國人大代表、蚌埠市市長王誠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采訪時透露,蚌埠市正在建設古民居博覽園,這也是全國第一座“露天博物館”,而成龍的“龍文化館”就坐落在其中。
作為古民居博覽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龍文化館將坐落在龍子湖周邊。據悉,龍子湖是蚌埠市的城中湖,面積和西湖差不多大,但是以前環境比較差。近年來,蚌埠市通過大力實施龍子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污水變成了清波,沼澤變成了濕地。
“我們在改造環境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文化保護,一個亮點就是建設’湖上生明月’古民居博覽園。”王誠介紹,這是一個搶救保護散落古民居并將其重建的大型文化博覽園。
據悉,項目的主持人是全國政協委員馬國湘,他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從推土機下搶就了大批散落在全國各地、瀕臨毀滅的古民居,結合龍子湖風景區規劃,將在龍子湖周邊修復重建450棟古民居。在實地參觀考察后,成龍決定將自己收藏的古民居安放在這里。
王誠透露,古民居博覽園是龍子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重點打造觀光旅游業,包括開展研學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項目。據悉,龍子湖風景區正在創建5A級風景區。
劉西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特派記者 項磊 劉旸 葉曉 鐘虹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