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目錄學家、圖書館學教育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四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信息管理學院首任院長彭斐章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7月15日7時10分在武漢逝世,享年95歲。
彭斐章于1930年9月出生,湖南汨羅人。1953年畢業于武昌文華圖專(后并入武漢大學)并留校任教。195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1月由國家選派到國立莫斯科圖書館學院研究生部學習,1961年3月獲教育學副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講師。1978年任副教授,1983年任教授,1990年11月由國務院遴選為博士生導師,兼任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校教授。1984年至1992年任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院長。199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4年9月被遴選為武漢大學第一屆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2010年獲中共湖北省委首批“荊楚社科名家”榮譽稱號。
他畢生從事圖書館學、目錄學和社會科學情報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傳承了中國古典目錄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優良傳統,創建了現代目錄學體系。
彭斐章提出了目錄學研究對象的“矛盾說”、引進“書目情報”概念并創建了現代目錄學體系、在全國積極申述爭取設立了圖書館學、情報學博士點,同行專家評述“圖書館學界素有‘南杜(定友)、北劉(國鈞)’(60年代以前)和‘南彭(斐章)、北周(文駿)’(80年代以前)之說。
他主編的《目錄學概論》是新中國出版的第一部目錄學教科書,獲1988年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他主持的國家教委科研項目的最終成果《書目情報需求與服務研究》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他主編的普通高?!熬盼濉眹壹壷攸c教材《書目情報需求與服務組織》獲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他主講的《目錄學概論》課程2004年入選首批國家精品課程,主持的教學研究成果《圖書館學情報學教學體系的深刻變革》獲1989年國家教委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主編的《科學研究與開發中的信息保障》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作為新中國圖書館學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彭斐章先生在改革開放后被評為圖書館學第一批教授。在擔任圖書情報學院院長期間,先生積極建言,爭取國家批準設立了圖書館學情報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在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會設立了“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評審組。2001年爭取設立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對我校及我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建設與創新作出了卓越貢獻。
武漢大學方面表示,彭斐章教授具有宏闊的國際視野。改革開放后,多次赴美國、德國、蘇聯等國家訪問交流、講學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國外同行建立了廣泛的聯系,為中國圖書館學界開展國際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1993年作為首批大陸學者赴臺灣地區參觀考察圖書館事業與圖書館學教育,是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交流的“破冰者”之一。彭斐章教授矢志獻身圖書館學目錄學教育,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以“立下園丁志,甘為后人梯”自勉,為人師表,德藝雙馨,在圖書館學目錄學教育園地辛勤耕耘70余年,培養了百余名碩博士研究生,他們大多已成為相關領域的業務骨干或學科帶頭人。他始終以立德樹人為念,對培養新一代圖書館學人倍加關心,在他90壽辰和學院100周年院慶之際,捐款150萬元,設立了“彭斐章圖書館學發展基金”。(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