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白宮和五角大樓證實,美國暫停對烏克蘭的部分支持。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稱,這一決定是由于對美國軍火庫存過度下降的擔憂。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近日又在強調說美國方面不會放棄對烏克蘭的援助,分析認為這實際上是美國采取的一種所謂的平衡策略。專家稱,在武器庫存受限的情況下,美國在以色列和烏克蘭之間選擇傾向以色列,而美國對烏克蘭的政策,未來將根據形勢變化進行調整。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一方面,美方停供確實有現實考量,尤其涉及技術層面。因為目前俄烏和以伊兩場沖突同時發生,美國在保障自身武器儲備上面臨困難,特別是在烏克蘭與以色列之間需權衡輕重,而美方已明確表態優先支持以色列。同時這也體現出,美方想借此對烏克蘭施壓,推動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這或許也是其能與普京總統通話的條件之一。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在此背景下,美國奉行的無疑是“美國優先”原則,其中體現在美國處理外部事務時,始終堅持要在武器庫存、在軍事能力上保持美國所謂的常態。這也進一步體現了美國在戰略上的選擇,那就是如果要在中東和歐洲之間做取舍,在以色列和烏克蘭之間做取舍,毫無疑問以色列和中東地區的問題優先于烏克蘭和歐洲方向的問題。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所以,本次事件及美國后續能否持續援烏,實際上都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與歐洲的擔憂。一方面援助出現斷供,另一方面魯比奧又強調美國不會放棄援烏,這種看似矛盾的信號,恰恰表明美國想采取一種平衡策略:既通過不放棄對烏軍事援助來對俄羅斯施壓,又以實際行動安撫俄方。因為對美國而言,優先處理與俄羅斯的關系、再解決烏克蘭問題是一貫原則,它會根據形勢變化調整策略,對烏克蘭采取“一方面拉一方面打,軟硬兩手兼施”的手段,這將是美國接下來對待烏克蘭的一個主要策略。
(據央視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