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民航局緊急通知,禁止攜帶部分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有機場快速執行該禁令,這讓很多習慣攜帶充電寶出行的旅客一時無法接受:用得好好的充電寶,扔了?損失誰來承擔?
民航局出于安全考慮,禁止攜帶無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這無可厚非,航行安全重于泰山。一時不慎,很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然而,禁令從緊急發出到快速執行,留給旅客的緩沖時間太短。很多人乘機時,甚至不知道有此禁令,導致部分機場被丟棄的充電寶成筐堆放。即便如此,旅客們仍能嚴格遵守禁令。
面對突然執行的禁令,在機場扔過充電寶的旅客心里肯定不舒服:真金白銀買的充電寶,有的還是大品牌,扔了太可惜,就不能提前一段時間發布通知、執行禁令?除了禁止攜帶,有沒有其他舉措避免損失?
好在,目前多家機場可提供充電寶暫存服務。例如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廈門高崎機場等,均能提供期限不一的暫存服務,有的機場還提供郵寄服務。當然,逾期未領取的充電寶將視為自動放棄,機場會統一處理或銷毀。
這種“亡羊補牢”式服務雖然晚了幾天,但讓人看到機場服務不斷改善,值得肯定。只是,在機場丟棄過充電寶的旅客看到這些服務,心里會不會更難受?他們比未遭受損失的旅客更關注一點:能否從“亡羊補牢”變成“未雨綢繆”?畢竟充電寶安全隱患不是最近才出現。
希望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時,有關部門能充分考慮消費者合法合理的利益訴求,不輕易搞“一刀切”。即便事出緊急,也可以提供多項選擇,盡最大可能減少各方損失。(許正文)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