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有網民發帖舉報,河南焦作一男子自稱是考古工作者,卻直播帶貨售賣銅錢、箭簇等,疑似販賣出土文物。涉事男子在回應大皖新聞記者時稱,他是在考古現場工作的技工,所售賣的物品并非真的出土文物。焦作市及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門均表示,該男子并非他們單位工作人員。(據7月1日大皖新聞)
面對發帖舉報的網民,涉事男子直接回懟并將對方拉黑。面對記者第一次采訪,男子“謙虛”不少,但并未正面回應自己是誰。在記者采訪有關部門后,男子態度再次放低,稱他并非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也非任何單位在編人員或合同工。
男子態度如此變化,與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不無關系。據其解釋,“澄清”事情,是因為焦作市考古文物研究所有關負責人聯系了他,還讓他改賬號名稱。
男子在向記者作出一番解釋后,反而留下了更多疑問。
男子自稱非任何單位在編人員或合同工,但又稱自己是考古現場工作的技工,負責現場發掘,指導工人干活。他到底是誰?若是外人,為何能出入考古現場?
男子賬號取名考古人,所發視頻大多與考古相關,諸多細節無不暗示所賣物品與文物密切有關。若是假文物,是否涉嫌欺詐?若是真的,是否涉嫌倒賣文物?
接受采訪時,男子稱其出發點是為了宣傳文物保護。但他“擦邊”賣東西,很難不讓人為這個“初衷”打問號。
整件事中,很多說法都是男子一人在說,考古部門目前只是撇清了關系。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給出調查結果,還大眾一個真相。
此外,考古工作是一項嚴肅且嚴謹的事,事關歷史文化傳承。普通百姓即便想要宣傳文物保護,也要有合理且合適的方法和途徑。
大皖新聞記者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