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第九屆江蘇省道德模范頒獎儀式在南京舉行。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里,來自常州經(jīng)開區(qū)遙觀鎮(zhèn)留道社區(qū)俞家塘村的薛巧真,緩緩走向舞臺,迎接屬于她的榮耀時刻。這位53歲的普通女性,用10年勇救3名落水兒童的壯舉,詮釋了人間有大愛。
時間回溯至2022年7月7日,當天上午10時30分,正在家中做飯的薛巧真,突然聽見窗外傳來急促的哭喊聲。她二話不說,扔下手中鍋鏟,循著聲音就往外沖。只見屋子東邊河塘中,一個小小的黑影時隱時現(xiàn),孩子的腦袋剛浮上來又迅速沉下去。情況危急,薛巧真沒有半分遲疑,縱身跳入深達兩米、水草叢生的河塘。落水兒童因掙扎已遠離河堤,但薛巧真在水中冷靜摸索前行,最終在聞訊趕來的村民協(xié)助下,成功將孩子救起。
鮮為人知的是,此時的薛巧真的右腳里還植入有9根鋼釘和1塊鋼板。
4年前的右腿粉碎性骨折,讓她至今行動受限,每一次發(fā)力都伴隨著隱痛。而這并非薛巧真第一次救人。她所在的俞家塘村是拆遷保留村,村里外地租戶比本地居民還多。家長們忙于生計,疏于照看孩子,導致這個河塘曾多次發(fā)生孩童落水事件。
七八年前的一個傍晚,她回家路上聽見河塘傳來呼救聲,昏暗天色中隱約看見水面撲騰的身影。她立刻跳入河中,卻發(fā)現(xiàn)淤泥極深,每挪動一步都如同被無形的手拽住。但她全然不顧自身安危,咬牙奮力靠近不斷下沉的孩子,并用盡全身力氣將其托舉上岸。上岸時,她滿頭滿臉都是淤泥,衣物和鞋子也裹滿泥漿。即便如此,她還是堅持先把孩子送回家。
2020年,她再次出手救下一名4歲的貴州小男孩。當時現(xiàn)場淤泥很深,已經(jīng)沒到膝蓋,薛巧真自己都難以脫身。危急時刻,一位小伙子趕來幫忙 —— 她脫下身上的衣服,讓小伙子抓住一端用力拉拽,自己則緊緊牽著孩子,在兩人的配合下終于將孩子從淤泥中救出。
兒子回憶,母親每次救人回家,家人既心疼又擔憂,勸她首先要保證自身安全,但薛巧真總是說:“看到了就不能不管。”
日常生活中,薛巧真同樣熱心助人。作為村里的義務“巡河員”、志愿“網(wǎng)格員”,她時刻關注著社區(qū)安全。
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薛巧真的兒子張志成也積極投身公益。曾服役五年的他,如今是留道社區(qū)的網(wǎng)格員;兒媳則在鎮(zhèn)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為廣大退役軍人默默服務。
薛巧真事跡先后被學習強國、中國江蘇網(wǎng)、常州晚報等媒體報道,還被常州經(jīng)開區(qū)見義勇為基金會表彰,并榮登“中國好人榜”“江蘇好人榜”。得知當選省道德模范時,她頗感意外:“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薛巧真用十年如一日的善舉,書寫了平凡英雄的動人篇章
據(jù)了解,在第九屆江蘇省道德模范頒獎儀式上,常州薛巧真、閔浩煥、徐洪慶被授予江蘇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截至目前,我市有36人獲評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9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18人(組)當選“中國好人”。(據(jù)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微信公眾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