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著名演員朱媛媛離世的消息讓無數網友淚奔。21日下午,一位醫生在個人社交賬號發布了一組朱媛媛生病住院的照片,被廣泛轉發。不少網友都留言質疑:身為醫生,其公開發布病人就醫照片,是否妥當?5月22日,記者搜索該名醫生的社交賬號,發現包含這組照片的視頻已經疑似隱藏或刪除。據此前報道,辛柏青、朱媛媛這對極為低調的夫妻,此前從未透露過去5年他們的家庭經歷著如此艱難。
著名演員朱媛媛因癌癥離世的消息令公眾痛心,眾多演員和官媒紛紛發文悼念。黃曉明昨日也在悼念朱媛媛時表示,朱媛媛在劇組拍戲時,從未和他們說過自己生病的事。但一名醫生在社交媒體發布其生前住院治療的照片,引發網民對患者隱私權與醫德倫理等的激烈爭議。此事之所以引發巨大爭議,本質上是醫生超越其職業倫理,暴露病人隱私。
盡管醫生可能是出于緬懷或傳遞朱媛媛抗癌樂觀精神,才發出這組生病住院期間的照片,但公開逝者生前敏感信息,本質上還是逾越了醫患信任的邊界,有侵犯個人隱私之嫌。尤其是,朱媛媛生前極為低調,她從未向外界透露病情,甚至在劇組隱瞞病痛堅持工作,所以醫生此舉恐怕也與朱媛媛本人意愿不相符。
醫生發布患者信息,并且患者還是觀眾熟知的演員,此舉引發強烈爭議,甚至還被質疑是“蹭熱度”。醫生被質疑后隱藏或是刪除相關動態,說明醫生也認識到利用社交平臺曝光病人隱私行為不妥。此事給予我們的啟示首先是,在法律層面明確患者隱私的使用邊界,明確“善意”和“侵權”的判定標準。對于社會公眾而言,患者低調隱瞞病情,我們應該尊重其個人意愿,不可將個人情感表達需求凌駕于對方權利之上,更要注意避免將名人苦難過度消費為公共談資。
朱媛媛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樂觀開朗的性格征服了無數觀眾。如今斯人已逝,社會公眾的悼念和緬懷都應該懷揣充分的尊重。無論是其熒幕上的風采還是病痛中的堅持,都值得以更體面的方式被銘記。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信息流通速度和范圍不可估量,如果守不住倫理底線,很可能將善意的“紀念”演變成“傷害”。(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