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聲的愛與有聲的夢之間掙扎的東亞女兒》。有這么個標題,我看完以后想看看這片子豆瓣能不能及格,結果不出意料的沒有開分,一個聳人聽聞觀后感標題而已。主打厚重,渾厚的厚,凝重的重,就差直接喊一嗓子:救救孩子!但是這也不怪人家矯情,《獨一無二》確實把《健聽女孩》的輕盈變得滯重。
輕盈。是一條魚躍出水面。
甚至是一條魚被彈射出水面。因為生活讓水面沸騰著,而所有熱愛生活的人一起臥成了一張弓。《健聽女孩》,絕對不是說唯一一個“聲人”如何奉獻和勵志,也不是說那些無聲的人如何悲傷且哀嘆,如何奮力實踐理解和包容,而是無奈生活生活本身的驅動,生命需要這樣平凡的流動,每個人都要努力,每個人都要退讓。
要看到魚和水面的對話。而不是刻意放大對峙和對抗。
不是僅僅為了強調沖突本身。那是主題先行。
這個過程,你得去問塔影與垂柳,他們知道一切。但肯定不是只有東亞的橫江塔影和絲絳垂柳才能給你訴說一條魚躍出水面的過程,不是在好萊塢電影里,就是一條自由的魚躍出了理解的水面,到了國產落地的時候,就變成一條艱難的魚懸置在魚缸上空。所以要加一個來爭點什么的舅舅,為了平衡這個舅舅,還得再給她安排一個知音白客。
魚缸灌滿了水,插了氧氣管,塞了綠色植物,還安排了一個假山,你以為這就完了,假山里還藏著一只小烏龜。你還想《獨一無二》會像《健聽女孩》那么淡然和輕盈嗎?現在買個版權翻拍,大部分時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翻拍,這事你就得想馬丁·斯科西斯買了《無間道》的版權,老爺子可是一點沒遮遮掩掩。
所以取個《獨一無二》的名字,就是在給自己打氣。
生怕這條魚一下子躍不出水面。
可能《健聽女孩》更懂得卸力。
真是浪費這么一大票子頂好的演員,你就說這女主吧,穿著校服淚光閃閃,美確實是美,只是美則美矣,沒有演出那種尋常女孩子的氣息,好像被什么東西裹挾住了。雖然聰明的走了輕喜劇路線,但故事還是懸浮。懸浮是常用的一個國產電影貶義詞,好像說起來潦草,其實就是潦草。再說催淚,它肯定不是一個褒義詞吧。
其實《健聽女孩》也是一個非常底層的故事,其實《獨一無二》也是這種照搬,但是太強調突圍。你能感覺到,《健聽女孩》雖然沒有刻意鋪陳,但是這個在港口邊歷練多年的小魚,明顯一直在和水面對話,她有著早熟和老練,其實當我們看到她的時候,我們只是在等著她決定最后那一躍,那一躍不是鯉魚躍龍門的躍,是這條魚決定上來透口氣,看看湖邊塔與柳。
它僅僅,只是,生活的一個截面。
不過《獨一無二》至少沒把這個故事拍成鯉魚躍龍門的故事,這個事就已經值得感恩。我看到有人不理解,安排的床戲是什么意思,覺得沒有必要。這個怎么說呢,我覺得導演和編劇選擇保留了這么一段,起碼說明他們是能get到《健聽女孩》真正出色的地方的,但是他們就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實現不了。就是你抄學霸同桌的數學卷子,解和答案是對的,但是過程導致沒法得分。
看《健聽女孩》只一個“健”字,熱愛生活積極向上。都沒有“壞人”。那你說,《獨一無二》差在哪里?水土不服?可能《健聽女孩》還是更輕盈,更懂得卸力。(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