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視頻稱,5月18日落幕的2025年環昌平國際公路自行車挑戰賽中,在一處下坡賽段,有不少參賽選手拐彎時摔倒。
視頻顯示,有人直接撞進了路邊的綠化帶,甚至有選手被擔架送上急救車。
5月19日,賽事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賽后所有摔傷的選手都做了統一登記,有五人受傷住院,兩人骨折,還有些選手是擦傷,體育保險也給他們進行了登記。
現場為急彎路段
受傷者是大眾業余組選手
根據賽制,5月18日舉辦的是男子、女子及大眾組個人賽。工作人員說,這次參賽有兩千多人,傷者是大眾業余組的選手。
△事發路段
據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出事路段是接近九十度的轉折,多名參賽選手速度很快。
路邊有人員不停提醒“減速”“減速”,但仍有選手因為速度過快,加上并未注意到提醒的聲音,導致摔倒。
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的《自行車賽事安全要點(公路自行車賽)》要求,在易發生事故的區域,如高速下坡、濕滑路段、臨水臨崖路段,須設置防護網或安全緩沖區。但從視頻畫面中看,主辦方在此路段未作任何防護性設施。
公路自行車賽是高風險運動
近些年,騎行越來越受到大眾喜愛。但部分業余騎手對其中風險的認知還存在不足,導致事故頻發。
在5月11日舉辦的環巢湖全國自行車公開賽現場,同樣有參賽者因摔車事故受傷,其中一位傷者疑似頭部遭到后車碾壓,傷情較為嚴重。
據了解,事故原因系比賽中一名參賽者試圖變道超越前車,被超車者在察覺到對方變道意圖后,迅速做出對抗動作。隨后,對抗失去平衡,多名參賽者接連摔車倒地。
參與自行車比賽
這些安全注意事項要牢記
作為一項專業的運動賽事,業余愛好者要想參與其中,并且在比賽中能順利、平安并賽出更好的成績,提前了解安全事項必不可少。
1控制距離
經驗豐富的職業車手擁有很出色的控車能力和技術,可以將前后車輪保持在15-30cm的安全距離。
但是對于騎行時間不長的車友來說,為了確保自身安全,比賽時要格外留意車與車之間的距離。
2避免急剎
在騎行比賽中,騎行人員眾多,速度也比較快,所以在騎行過程中,一定不要急剎。否則不僅容易讓自己受傷,還可能導致后面的車友發生撞車、摔車的情況,甚至造成嚴重的騎行事故。
3爬坡提前預判 防止摔車
比賽中遇到爬坡路段,應根據坡度判斷出坡的高度和長度,提前考慮好選擇什么方式和速度去爬。
務必趁早打好提前量,變好小盤和飛輪,千萬別等到踩不動了才去調整。也可以選擇蛇形路線。
在飛輪已經變成最大的情況下,如果還是騎不動,不要硬撐,一定要果斷下車,迅速解鎖。
4下坡比上坡更危險
在騎行過程中,下坡往往比上坡更危險,尤其是大下坡和拐彎是危險中的危險。
在下坡拐彎處,要提前減速。同時要熟悉愛車的剎車制動距離,打好提前量。
道路不是競賽場
日常騎行更要注意安全
不僅在比賽中有事故發生,日常騎行中同樣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部分騎行愛好者把道路當“競技場”,在普通公路上追逐競駛、隨意變道,甚至闖紅燈通過路口,這些行為都極易引發事故。
2024年8月11日,河北保定容城縣賈光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男孩跟隨騎行俱樂部在雙向公路上騎行時不慎摔倒進入對面車道,被對面車道上正在行駛的一輛小汽車碾壓不幸身亡。
北京市戒臺寺路段也是騎行事故高發地。在社交媒體上,能搜索到該路段多起事故,且相隔時間并不長。
而根據騎友發布的視頻來看,很多人在該路段騎行過程中,都存在交通違法行為。
△騎友拍攝戒臺寺騎行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2024年7月發文《道路不是競賽場 守法騎行最重要》,指出守法是開展騎行活動的基本前提。同時提醒騎行愛好者,一定要文明安全騎行:
1、騎行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文明安全騎行;
2、騎行前檢查車輛性能,騎行時佩戴頭盔等保護裝備;
3、沿道路右側騎行,切勿占道通行、逆行,禁止多人并排騎行;
4、控制騎行速度,保持安全距離,避讓往來行人及車輛,避免急轉彎、急剎車等危險行為;
5、騎行時集中精力,做到不酒后騎行、不疲勞騎行。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