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日前,浙江海寧一家名為“胖都來”的商場開業,因名稱與知名品牌“胖東來”高度相似,引發熱議,被指蹭熱度。5月3日,“胖都來”工作人員回應大皖新聞記者稱,沒有改名計劃。對此,律師表示,“胖都來”的行為涉嫌商標侵權以及不正當競爭。
“胖都來”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商場圖片
“胖都來”被指蹭“胖東來”熱度,工作人員稱沒有改名計劃
浙江胖都來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文章介紹,“胖都來”是浙江盈中控股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功能定位為線上線下,一站式購銷平臺。于5月1日開業,文中稱,開業盛典匯聚商界領袖、文娛明星及公益代表,開業當日,人流量較大,部分商品售罄,現場火爆。視頻在網上流傳后,引發關注,其名稱更是引起熱議。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該公司尚未開業便因名稱而惹來爭議,不少網民認為是在蹭“胖東來”熱度。為此,該公司在短視頻平臺以及微信公眾號均發視頻進行了回應。視頻中解釋稱,“胖都來”中的“胖”寓意著豐盈、富足、美好,這一理念貫穿于他們的經營中,確保商品琳瑯滿目、價格實惠、服務貼心,而“都”字取自集團董事長的姓氏。并稱,對于大家的善意調侃,他們都欣然接受,名字只是一個符號,品質才是關鍵。
而在評論區,認為該公司是蹭熱度的留言仍有不少,并紛紛@“胖東來”。對此,“胖東來”通過官方賬號公開回應稱,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反饋,關于“胖都來”他們已經取證并向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交投訴書,也通過EMS的方式給“胖都來”公司成功郵寄了律師函。他們會持續跟進此事,有階段性的結果也會通過官方賬號進行公示。
5月3日,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聯系了浙江胖都來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對于網上的爭議,并不是很清楚,當記者問及公司方面是否有改名的計劃時,對方回應稱沒有。
記者又多次聯系浙江盈中控股集團以及屬地海寧市市場監管局,但未獲回應。
“胖都來”官微發文稱開業當日現場火爆
律師解讀:“胖都來”的行為涉嫌商標侵權以及不正當競爭行為
從法律角度來說,“胖都來”這一名稱是否涉嫌侵權呢?網民們也很是關心。對此,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君悅(合肥)律師事務所主任羅平,其認為,“胖都來”與“胖東來”僅一字之差,發音高度近似(拼音首字母均為“PDL”),且兩者均從事超市零售業務,經營范圍重疊。根據《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若在同類商品或服務中使用近似商標并導致消費者混淆,即構成侵權。“胖東來”早在1997年就注冊了第35類商標(廣告銷售、超市等),具有在先權利。而“胖都來”所屬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且已申請“胖都來”商標,但注冊時間遠晚于“胖東來”。
羅平介紹, “胖東來”作為區域知名品牌,在河南及周邊地區具有較高知名度。侵權人選擇高度近似的商號,主觀上存在“搭便車”的故意。此外,已有消費者反映將“胖都來”誤認為“胖東來”,認為服務是由許昌市胖東來商貿集團有限公司經營或者指導經營,實際混淆已經發生。綜合判斷,“胖都來”的行為涉嫌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還涉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胖東來”經過長期經營,在市場上具有一定影響,“胖都來”使用與其近似的名稱,會使消費者產生混淆,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羅平表示,“胖都來”解釋“胖”寓意豐盈、富足、美好,“都”取自集團董事長的姓氏,這種解釋不具有合法性,在法律上難以站住腳。判斷是否構成侵權或不正當競爭,關鍵在于客觀上是否造成消費者混淆以及是否有攀附商譽的故意,以法定代表人姓氏為由解釋不能排除侵權的嫌疑。若進入訴訟程序,“胖都來”勝訴概率較低,需承擔停止使用名稱、賠償損失等責任。建議企業通過正當競爭方式學習標桿企業的經營模式,而非通過名稱“擦邊”獲取短期流量,以免引發法律糾紛。
大皖新聞記者 韓喻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