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1日上午,淮南收藏家蘇正禮在展廳里向參觀人員介紹他的紅色藏品。30多年來,蘇正禮收藏了5萬余件藏品,其中大部分是紅色藏品。
“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關注紅色文化,堅持至今,每逢周末都要舊貨舊書市場去淘寶。”蘇正禮說,紅色文化和教育史料是我國文化之瑰寶,他收藏了中國共產黨自建黨初期到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走進新時代的光輝歷程,以及中國近代百年教育發(fā)展的藏品達5萬余件。蘇正禮還用這些藏品與當?shù)馗咝:献鬓k了黨史教育館,供人免費參觀。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與大學合辦黨史教育館,是為了進一步培育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愛黨愛國的真摯情懷。”蘇正禮介紹,黨史教育館從功能上突出教育性,從展品上突出史料性,從內容上突出地方性,生動地再現(xiàn)了我們黨歷史發(fā)展的偉大進程。
“黨史教育館建成后,參觀人數(shù)日益漸增,許多人都是慕名而來。”蘇正禮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展廳以中國共產黨歷史發(fā)展進程為主線,分為六大板塊:黨的創(chuàng)建與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黨史教育館陳列著30多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用多個國家文字印刷,還有從上海租界到南湖紅船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相關書籍和圖片資料,都有許多年頭。《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圖片集》以圖片形式介紹了五四運動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及其在工人群眾中的活動、中國產生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
蘇正禮說,利用史料進行面對面的體驗式教育,就是要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蘇正禮的藏品中有一件1931年制作的紅色布質“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證”,代表證中間是一個五角星。這件藏品見證了1931年11月,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中央蘇區(qū)政權所在地瑞金葉坪召開的歷史,大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規(guī)定了中國蘇維埃政權是工人和農民的民主專政的政權,它標志著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正式形成。藏品八路軍、新四軍臂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志愿軍胸章等,從這些臂章和胸章看出中國人民武裝力量的演變。另外,在當年各解放區(qū)制作的“華北解放紀念章”、“解放西北紀念章”、“解放華中南紀念章”上,也看出為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zhàn)爭年代浴血奮戰(zhàn)、建立新中國的英勇壯舉。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方偉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