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4月29日集體低開。早盤兩市沖高回落,三大股指午市漲跌互現。午后三大股指窄幅震蕩,市場做多情緒不佳,成交額明顯萎縮。
從盤面上看,電力股大幅調整;大消費走弱,零售、白酒、旅游跌幅靠前,統一大市場、離境退稅題材下跌。PEEK材料、寵物經濟、化學環保、算力、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活躍。
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05%,報3286.65點;科創50指數漲0.1%,報1003.87點;深證成指跌0.05%,報9849.8點;創業板指跌0.13%,報1931.94點。
Wind統計顯示,兩市及北交所共3556只股票上漲,1670只股票下跌,平盤有184只股票。
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022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0563億元減少342億元。其中,滬市成交4309億元,比上一交易日4454億元減少145億元,深市成交5912億元。
兩市及北交所共有90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56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PEEK材料走高,電力跌幅靠前
在板塊方面,PEEK材料走強,聚賽龍、新瀚新材、中欣氟材、大洋生物等漲停或漲超10%。
美容護理板塊領漲兩市,丸美生物漲停,潤本股份、上海家化、穩健醫療、百亞股份、錦盛新材等漲超5%。
機械設備漲幅居前,大葉股份、信邦智能、中國電研、德馬科技、今創集團、銀寶山新等近10股漲停或漲超10%。
電力股跌幅靠前,帶動公用事業板塊領跌兩市,韶能股份、樂山電力、西昌電力、廣西能源、長源電力等跌停。
煤炭股表現不佳,山煤國際、淮河能源、蘭花科創、電投能源等跌超2%。
非銀金融盤初沖高后震蕩下跌,天茂集團跌停,拉卡拉、電投產融、愛建集團、華金資本等跌超2%。
節前或維持震蕩格局
東莞證券認為,海外方面,密歇根大學公布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52.2,較3月份的57明顯下滑。數據結果顯示,美國消費者情緒正處于歷史低位附近。國內方面,一季度經濟超預期,有望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預計二季度國內宏觀政策進入集中發力期,貨幣政策或逐步走向實質性寬松,財政刺激仍有進一步加碼空間,國內依然有較為充足的政策儲備和應對舉措來對沖海外不確定性。此外,本周一季報將全部披露完畢,當前A股市場也將從此前大波動行情轉向由基本面驅動行情。展望后市,市場或仍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短期市場或通過一定的區間震蕩來消化前期連續上漲帶來的調整壓力,預計后續市場在短暫休整后,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中原證券認為,4月是年報和一季報密集披露期,市場將從預期驅動轉向基本面驗證。預計短期市場仍以區間震蕩為主,但政策托底與經濟韌性為結構性機會提供支撐。市場或延續政策與業績雙輪驅動的結構性行情,投資者需平衡防御與成長,聚焦業績確定性高、政策催化明確的板塊,同時警惕外部風險引發的短期波動。
財信證券認為,五一假期之前市場或以繼續震蕩整理為主。五一假期之后,在海外關稅擾動、國內政策加力、上市公司年報及一季報等密集落地后,市場有望走出震蕩向上的結構性行情。5月份隨著海外關稅戰對市場擾動效應逐步消退,市場大概率重新回歸擴內需以及AI產業趨勢驅動邏輯。中長期A股配置價值凸顯,關注業績高景氣的AI產業鏈、自主可控方向的低吸機會。
平安證券表示,短期國際經貿前景仍未明朗的環境下,權益市場或維持震蕩整固,國內政策呵護和內需韌性有望繼續支撐A股相較于海外市場的相對優勢。中期維度,AI科技革命與自主可控邏輯不變,結構上繼續建議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國產科技自主可控;二是受益于擴內需政策支持,基本面預期修復且具備估值性價比的內循環消費優質資產。
華泰證券表示,隨著重要會議召開、業績期和海外擾動第一階段進入尾聲,市場或迎來短暫的“空窗期”,資金觀望情緒漸濃,等待新的變量出現選擇方向。節前或維持震蕩格局,后續關注中美關稅談判進展、五一高頻數據和美國4月非農等。配置方面,政策和國內應對仍是中期交易主線,但短期緊迫性降低,建議將視角聚焦在業績披露后基本面線索的挖掘。操作上,不確定性下賠率優先,中期維持紅利、內需、自主可控的啞鈴組合,邊際增配服務消費和科技中高性價比品種。(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