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才之道》在鬼畜與社畜之間徜徉。
它勉強算得上一個別致的宣泄“出口”。
這么惡搞和有趣的鬼畜電影,賣得不好,是不是有些人看了之后會出現不適感。不適之一是片頭的溫馨提示:18歲以下觀眾及高血壓、心臟病患者謹慎觀影;不適之二是如果看過或者沒有看過《入殮師》、《破地獄》這樣討論好好告別的作品,可能帶來的冒犯感。別的不說,各種解密驚嚇之源之后,片中主角給你的祝福是:音容宛在,陰魂不散。
《詭才之道》是另一種衍生出來的“開心鬼”系列,確實套用了皮克斯《怪獸電力公司》的經典想法,對于“收集尖叫”的活學活用,其實鏡像對照,說的是下面打工人的不易。當然整部電影都在解構恐怖,撿了不該撿的東西,看了不該看的內容,進了一間被詛咒的房間(甚至是公園里的一個公廁),什么鬼巴士,什么電梯回廊,什么閃爍的燈光,類型電影的經典元素被從反面觀看。正面看的,是打工人在名利場中的爾虞我詐。
到下面了,也得卷。
玩得很嗨,冒犯的程度和挑釁的尺度,以及一部分機智的設計,甚至讓我想到《康熙來了》,有一些大大的Surprise和一些小小的Surprise,充分證明了中國臺灣電影里的某些說話之道,包袱層巒疊嶂,密度很高。單單一個考厲鬼證就能激發不少共鳴。原來上面和下面是一樣的,處處都是名利場,見人就是見江湖,管它是什么鬼江湖,下面若是“人間再現”,上面也就是映照的是“鬼味人間”。
而故事的落腳點是《尋夢環游記》里的那句臺詞: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在我看來,那個抱著筆記本的社畜男是點睛之筆。陳柏霖一臉茫然:這家伙八字也太重了吧!靈騷化妝師胸有成竹表示:不是八字重,是社畜。一句對白,通透了連接鬼畜和社畜的隱秘的詭絲。佳句頻出的靈騷化妝師還感覺嚇人完成kpi這件事很無聊,“中年男鬼”確實沒有什么競爭力。而他的節日活動僅僅是上線打游戲,“這么久沒上線,還以為你死了,XD。”是為“死宅”。真是靈魂暴擊。
同樣在打工的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性格懦弱的米奇17號,和暴力沖動的克隆體米奇18號,手握《雪國列車》的奉俊昊,和手握《寄生蟲》的奉俊昊,倉促上陣,草草了事。這片子的主角,更像是在隱喻羅伯特·帕丁森的困境:沒有成長。太空打工人的反抗,相當敷衍和沒有新意,摧毀克隆機器,女友成為議員,這是客觀電影呢,還是童話電影呢?沒想到它只是一部平庸的科幻輕喜劇。它不能算一個“出口”。
我們對于奉俊昊拍《編號17》的期待,類似我們對于李安拍《雙子殺手》的期待,總得探討點什么,拍科幻,哪怕是拍未來的打工人,總得面向未來。但是尖銳的奉俊昊只奉獻了陳詞濫調,就像李安只安利了120幀的清晰。這兩件事,一點都不科幻。僅僅在科幻電影這個類型上,李安“電影需要變革”的話也是熨帖的。
好的電影,應該是人生的一個出口。
李安說,年輕時看完電影,走出影院時總會有一種“生活會改變、世界會改變”的感覺。作為一個打工人,會改變,真是一下子就能擊中并非硅基生命的我的靈魂。我得推薦正在公映的拉脫維亞的動畫《貓貓的奇幻漂流》,典型的高語境電影。它什么都沒“說”,但它又好像說了很多,被淹沒的世界,存在一個出口。(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