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俄烏沖突結束后,是否向烏克蘭派兵,誰來派兵,怎樣派兵的問題近期被不斷提起。俄羅斯方面多次強調,反對北約部隊以任何形式進駐烏克蘭。而歐洲方面則有多種說法,有的表示要派兵,有的不同意,那么向烏克蘭派兵與否的問題,是否已經成為危機解決的焦點問題?各方立場不同反映了什么?
歐認真討論派兵 以此作為參與談判的籌碼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我們看到當美國未和歐洲盟友進行立場協調,就開啟與俄羅斯之間的談判,并且重置美俄關系時,歐洲的焦慮急劇上升。現在歐洲認真討論派兵烏克蘭的問題,顯然反映出仍然試圖在未來烏克蘭危機解決的過程中能有一席之地,將派兵烏克蘭作為歐洲,可能參與談判及發揮影響力的籌碼。首先,歐洲判斷烏克蘭確實退無可退,當美國已經明確表示,烏克蘭不可能恢復2014年的領土邊界以及烏克蘭不可能加入北約之后,在安全保障問題上,美國必須給出一個所謂的折中方案,而此時,歐洲希望能夠發揮作用。
各方立場差異明顯 歐派兵方案難成形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另外歐洲觀察到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反對歐洲方面出兵,只是希望與北約的影響力進行脫離,此時歐洲認為仍然有溝通的空間。同時歐洲認為派兵烏克蘭及歐洲軍事力量進一步的加強,在未來歐洲和美國相處的過程中,自身地位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盡管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我們看到歐洲各方對于派兵的問題仍然在進行討論。而目前,立場的不同及各有心思,會使未來形成方案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首先對于俄羅斯來說,俄羅斯已經強調立場,未來反對北約以任何形式在烏克蘭駐軍。所以現在歐洲如果討論向烏克蘭派兵的問題,并且付諸行動的話,有可能會引起俄羅斯方面的反彈,也就是說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直接沖突的風險會急劇上升。
其次,美國不反對歐洲派兵,是希望歐洲更多發揮凍結沖突的作用,而并非提供更直接的安全保證。美國也希望置身事外,不希望北約牽扯其中。
此外,涉及軍事力量建設等方面,歐洲盡管希望能夠派兵烏克蘭,組建一支所謂的聯軍,但是現在顯然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之下,歐洲難以發揮作用,力不從心。涉及未來歐洲對烏克蘭危機及歐洲安全的影響,現在歐洲方面正試圖形成統一的立場,但是各方之間仍然有顧慮,在支持烏克蘭和保障歐洲安全當中平衡也難以把握。
所以現在歐洲方面提出的方案以及進行的協調,沒有形成更廣泛的團結,反而暴露出更多的分歧。
(央視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