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青亞洲杯小組賽表現算是驚艷,比國青更加眼前一亮的是足協新掌門宋凱的懸賞:打進世青賽,送你去留洋。對付頑疾下藥有時就得簡單粗暴。
中國足球沉淪多年,成為玩砸一項運動的最典型的反面教材。尤其是前些年各家俱樂部競吹泡泡的金元大戰,把中超吹成一個亮麗無比卻污水橫流的超級繭房。球員拿著與球技毫不相稱的巨額薪水混吃養老,梯隊新星以前輩為楷模等待接班。這座繭房的生態鏈依靠人情世故穩固運轉,高端活得滋潤,中端不思進取,低端無路可逃。
金元足球的破滅意味著中超生態鏈的重組,繭房的鐵壁終于豁開一道口子,正所謂不破不立。國足幾十年的自我救贖雖然鮮見成功,但鮮有的幾次亮點起碼證明了一個道理:卷內耗不如卷留洋,多幾個海歸終究底氣足。看看當年的健力寶小將,幾乎撐起國足的半壁江山;韓日世界杯中軸線上的幾大主力,也大多有在高水平聯賽效力的經驗。
18歲的王鈺棟對吉爾吉斯一戰邊路出盡風頭,據說已被歐洲球探相中,他的老東家浙江隊也慷慨表示無條件放人。種種跡象表明,足協主席的支持對于年輕球員留洋至關重要:上可溝通歐美高水平聯賽要人,下可協調國內俱樂部放人。過去我們常批評足協的行政手段瞎摻和,但這種長臂管轄用對了地方,倒不失為一種高效率提升國足水平的手段。
中國足球的復興之路,或許就藏在今后飛往里斯本、米蘭、曼徹斯特的航班上。(潘焱)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