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載援助物資的卡車1月17日晚在拉法口岸埃及一側排起長隊,等待進入巴勒斯坦加沙地帶。根據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日前達成的停火協議,19日進入落實協議的第一階段,在該階段將大幅增加對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援助。
2024年9月9日,運送援助物資的車輛在埃及北西奈省紅新月會物資集散中心附近排成長隊。新華社發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官員說,大約4000輛卡車的援助物資已準備好運入加沙地帶。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也表示,該機構已準備好食物,足夠超過100萬人吃3個月。
斡旋方埃及、卡塔爾和美國15日晚發表聯合聲明說,哈馬斯與以色列當天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總理辦公室18日凌晨發表聲明說,以色列內閣全體會議批準了上述停火協議。
2023年10月以來,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導致超過4.6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地帶230萬人幾乎都經歷過流離失所,當地陷入嚴重人道危機。如今該地區民眾急需食物、水、御寒物資和藥品。
1月17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巴勒斯坦民眾等待領取救濟食物。新華社發
根據停火協議,在為期六周的第一階段,雙方停火并交換部分在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骸,以軍撤出加沙地帶所有人口稠密地區,推動加沙地帶流離失所者重返家園,協助傷病員離開加沙地帶接受治療,同時將大幅增加對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援助。
據美聯社援引埃及和以色列官員說法報道,以色列軍方和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官員組成的代表團17日抵達埃及首都開羅,將與埃及方面討論重開拉法口岸事宜。
聯合國官員說,本輪沖突爆發以來,以方限制放行援助物資運入加沙地帶,以軍還多次被曝出襲擊聯合國等方面的援助車輛,近一段時間又發生饑餓人群或幫派人員哄搶車隊物資的事件。“加沙的饑餓和絕望程度已達到災難性程度,社會秩序正在崩潰。”
2024年12月27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城領取救濟食物。新華社發
根據停火協議,在落實該協議的第一階段,每天應允許600輛卡車的物資運入加沙地帶,其中50輛運送燃料,有300量卡車的物資將運送到加沙地帶北部。專家先前警告,加沙地帶北部即將發生饑荒。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主任專員菲利普·拉扎里尼說,大批物資運入有助減少哄搶現象,希望物資盡快以有序方式送到人們手上,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不被中斷和阻撓。
世界衛生組織駐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代表里克·皮佩爾科恩說,世衛組織計劃未來兩個月在加沙地帶設立臨時醫院,以支援當地遭到嚴重破壞的衛生部門。
1月16日,醫護人員在加沙城一所醫院救治傷員。新華社發
世衛組織說,目前加沙地帶的36家醫院中,只有約一半能部分運轉。皮佩爾科恩預計,停火意味著可以執行更多醫療后送任務,目前醫療后送的等待名單上有超過1.2萬人,其中約三分之一是兒童,約半數傷者有截肢、脊柱受傷等身體損傷。
一些加沙地帶民眾表示,希望停火協議生效后,他們可以不用再為了一口吃的排隊幾個小時。流離失所的加沙地帶居民麗哈姆·謝赫·艾德17日告訴路透社,她希望停火協議趕緊生效,“人們能回家做飯,做自己想吃的食物”。(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