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會上,有記者提問,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請問如何判斷自己是得了流感還是普通感冒?得了流感后一定要去醫院嗎?是否可以居家治療?如果選擇居家康復,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對此,北京佑安醫院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出現癥狀以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初步分析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
首先是流行病學史,在流感高發的冬春季節如果出現流感樣的癥狀,特別是當我們密切接觸了流感病例之后,如果出現高燒、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很可能感染的就是流感。普通感冒一般沒有明確的傳染源。
第二就是從癥狀上看,流感癥狀更重、起病急,往往是38.5℃以上的發熱,并且除了咳嗽咽痛以外,還會有明顯的全身癥狀,像頭痛、肌肉酸痛、特別乏力,而普通感冒一般是低熱或者中等程度的發熱,還有人會不發熱,癥狀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噴嚏,癥狀比流感輕。
得了流感以后,并不是都需要去醫院,癥狀比較輕的居家隔離就可以,使用一些解熱鎮痛的藥物,祛痰止咳的藥物,一般7天左右就可以康復了。
如果在居家隔離期間,出現了39℃以上的高熱,使用退熱藥物效果不佳,建議及時就醫。如果在生病過程當中出現了劇烈的咳嗽、呼吸急促、胸悶、憋氣這些嚴重的癥狀,或者有劇烈的頭痛、頻繁嘔吐、意識模糊,都需要及時就醫。發病以后如果超過5天癥狀沒有緩解趨勢,也建議及時就醫。
李侗曾表示,充分的休息可以更快的康復,不建議帶病上班上學、探親訪友、參加聚會,也不建議在生病期間接待來訪的親友,避免傳染給他人。居家休息的同時,也要避免傳染給家人,有條件的可以在單獨的房間,如果沒有條件也要盡量和家人保持距離,多開窗通風,和家人接觸時戴口罩,都可以減少傳播風險。當我們打噴嚏、咳嗽的時候用紙巾或者肘部遮住口鼻,使用過的紙巾立即扔進帶蓋的垃圾桶,并且及時洗手。
老人、孕婦、兒童、免疫力低下的、有中重度肥胖的人群是流感重癥高風險人群,這些人一旦得了流感,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盡早抗病毒治療。居家休息隔離期間,也要注意合理用藥,避免濫用抗生素,抗生素對病毒類的感染是無效的。
(澎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