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進入流感高發季節。不少人表示,感染后除了有發熱、呼吸道癥狀,還會覺得頭暈,疑似出現了“新毒株”。流感要怎樣預防?不吃藥能“扛”過去嗎?來看醫生解讀↓↓
目前沒有發現“新毒株”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北方地區流感高發季節。以北京為例,今年高發期來得較晚,12月才開始逐漸進入流行季節。監測結果顯示,本次流行的主要毒株為甲型流感H1N1型。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介紹,流感發病后,往往會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癥狀,以及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癥狀。“雖然癥狀在體感上較其他呼吸道感染更重,但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大部分可以自愈,病程一般在5到7天。”
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基礎病患者、肥胖者等免疫力較低人群是感染流感病毒后發生重癥的高風險人群。李侗曾說:“脆弱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引發肺炎,或發生相關并發癥,也可能引起原有基礎病病情波動,增加住院治療可能。”
針對有市民反映最近出現了以頭暈為癥狀的“新毒株”,李侗曾介紹,目前沒有發現呼吸道傳染病的新毒株。個體感染呼吸道病毒存在不同的表現。頭暈、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都是呼吸道傳染病較為常見的癥狀。這是病毒大量復制后,隨血液循環散播到各部位,引起的全身癥狀,也是免疫系統識別病毒后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抗病毒藥物48小時內使用最佳
李侗曾表示,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在出現癥狀后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縮短病程,降低發生重癥和傳染給周圍人的風險。建議接觸過流感樣癥狀者后出現癥狀的人群及重癥高風險人群,應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
當與流感病例進行未加防護的密切接觸后,可用奧司他韋進行預防。市民家中也可常備解熱鎮痛類藥物。但不要重復用藥,用藥時務必仔細看說明書,遵醫囑。
一旦患者高燒不退,或出現劇烈咳嗽、憋氣、精神萎靡等癥狀,以及發病5天后仍沒有好轉,可能出現并發癥、繼發感染等,都需要及時就醫。
應及時接種疫苗,尤其是脆弱人群每年都應接種。
除流感外,人偏肺病毒感染也逐漸增多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全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情況,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人偏肺病毒感染逐漸增多。
△第50周(12月9日—15日)呼吸道樣本主要病原體核酸檢測陽性率區域差異(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人偏肺病毒的感染癥狀是什么?
人偏肺病毒(HMPV)是一種會引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毒。人偏肺病毒感染發病時,癥狀與流感相近,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癥狀是人偏肺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現。目前,人偏肺病毒尚無疫苗和特效藥物,治療措施多為對癥支持治療。
△HMPV電鏡下形態觀察(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人偏肺病毒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3—6天,全人群普遍易感,但癥狀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常見癥狀:咳嗽、發熱、鼻塞和呼吸短促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輕癥感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人偏肺病毒感染屬自限性疾病,多數人在一周左右癥狀逐漸緩解。
重癥感染:對5歲以下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高危人群,人偏肺病毒可能引發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因此,高危人群如感染人偏肺病毒,須密切關注病情變化,一旦出現呼吸困難、高燒不退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如何預防人偏肺病毒感染?
講衛生: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常通風: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通暢;
少聚集:盡量避開人群聚集或者空間密閉的場所;
提高免疫力: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
(央視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