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報道 12月20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整理研究工作最新成果在清華大學發布。“清華簡”于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總數近2500枚,是目前已知戰國竹簡中數量最大的一批。其內容多為經、史、子類文獻,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前所罕見的重大發現。自入藏以來,清華研究團隊以每年一輯的速度公布整理報告。
最新整理研究發布的成果《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共收錄《成后》《昭后》《兩中》三篇竹書,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其中,《成后》《昭后》兩篇首次發現西周早期周成王、周昭王治政思想資料,《兩中》篇則是迄今發現的夏啟為“天下王”的最新資料。
《成后》《昭后》兩篇原編聯為一卷,《成后》有9支簡,《昭后》有7支簡。兩篇竹書都屬于訓典類文獻,涉及西周早期史事以及周成王、周昭王的治國理念,是在楚地傳抄的亡佚已久的重要歷史文獻。兩篇簡文雖然敘述角度不同,但內容頗有關聯,與《尚書》等傳世文獻以及金文、簡帛有關資料可相互印證。
《兩中》為長篇竹書,原有竹簡88支,現存87支。竹書以夏朝初定為背景,假托圭中、祥中與夏啟的對話,來闡發作者的治國理政思想。簡文涉及夏朝初期的歷史傳說和上古政治思想等內容,對于研究戰國時期的政治思想、夏朝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據介紹,清華簡全部整理工作將于兩至三年內完成。(總臺央視記者 潘虹旭 閆洪)
請輸入驗證碼